第A07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脑梗”次日才就诊 钢琴老师差点偏瘫

幸好医生发现还有可挽救的缺血脑组织,及时介入取栓,成功保住语言和行动能力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发生急性脑梗死,要尽快治疗,越快越好,才不会留下偏瘫等后遗症。”日前,70岁的许老师(化名)左侧大脑发生梗死,由于没有及时引起重视,到医院时已经过了静脉溶栓的最佳时间。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团队认真评估后,发现患者仍存在可挽救的缺血脑组织,马上安排介入治疗,成功取栓并开通血管。目前,许老师康复良好,行动能力和语言功能都得到恢复。

右侧肢体不灵活,次日诊断为脑梗死

70多岁的许老师是一位钢琴老师,春节前10多天,下午还在指导学生弹琴,晚上就出现了右侧肢体不灵活的情况,并逐渐加重,次日已不能行走和说话。家人将他送到省立医院急诊科后,立即行脑磁共振评估,判断为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许老师到医院时,已超过了静脉溶栓4.5小时的时间窗,再不及时治疗就会留下偏瘫等后遗症。好在经神经介入团队评估后,医生认为许老师的核心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区不匹配,这意味着,及时开通血管就可挽救较大范围的半暗带,达到功能恢复。

挽救“缺血半暗带”,保住语言和行动能力

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汪银洲主任医师解释说,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一般来说,半暗带组织的血流低于维持正常脑功能的水平,但高于引起脑组织坏死(形态结构改变)的水平。在一定时间内,半暗带脑组织仍具有活力,如及时恢复血流或进行脑保护,该组织可能存活下来,否则将演变成坏死组织。“所以,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就是及时挽救缺血半暗带。”

随后,神经介入医生、导管室护士迅速到位,许老师也立即被送往介入导管室接受手术,血管成功开通。

经过围手术期精心治疗,许老师很快恢复了行动能力和语言功能,在除夕前顺利出院回家过年。如今,熟悉悦耳的钢琴声又在许老师家响起。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