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瘦脸针“惹祸” 小伙下巴频脱臼

医生表示,或因打针导致咬肌萎缩,建议加强咬肌锻炼,同时配合针灸治疗

N海都记者 刘薇 通讯员 吴佳弘

泉州22岁的小伙小坤(化名)痛惨了,不知咋回事,他的下巴接连脱臼!倒霉的他,只能一次、两次捧着下巴走进医院。直到最近,他才找到原因,原来是瘦脸针惹祸。

骨科医生提醒,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不宜过度追求瘦脸。打瘦脸针是有风险的,可能导致咬肌萎缩,引起下巴习惯性脱臼。

痛痛痛!小伙一直“掉下巴”

前不久,小坤捧着自己的下巴,一脸痛苦地走进了泉州市正骨医院正骨科。

小坤告诉医生,自己正上着夜班,下巴突然脱臼了。接诊的吴小宝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了小坤的情况并做检查。病情并不复杂,吴医生通过口外复位,当即纠正了脱臼。

然而,在接诊中,吴医生发现,小坤的脸部肌肉和以往下巴脱臼的患者不太一样,其整个咬肌处于萎缩状态!小坤告诉吴医生,这次就诊前几天,他的下巴还脱臼过一次。

为什么下巴会接连脱臼?经仔细询问,原来小坤因为咬肌发达,曾在2个月前打了瘦脸针。

“这下巴老脱臼,是不是和瘦脸针有关啊?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不然下巴经常掉,老跑医院也不方便啊!”小坤焦急地问。

“还真与瘦脸针有关!”吴医生解释,大概率是因为打了瘦脸针引起肌肉萎缩,导致咬肌拉不住下巴,才接连脱臼。

医生:打瘦脸针有风险

网络上有个词叫“发腮”,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导致腮帮子逐渐外扩,从而导致下半张脸逐渐地变宽或者变圆,通俗地说,就是脸从V脸向大脸盘子转变的过程。在体重没有增加的前提下,脸却变大变方了,那么就有可能是咬肌变大引起的发腮。

“咬肌是咬合动作的主要执行肌肉,咬肌变大是由于提下颌肌群(咬肌、翼内肌等)过度锻炼,刺激下颌角区的肌肉发育所致。对咬肌来说,日常的咀嚼、说话都是一种锻炼。”吴医生解释。

现代社会容易以“瘦”来衡量一个人的美丑,除了身材要瘦,脸也要瘦。这就让很多爱美人士追求“瘦身”“瘦脸”的效果。为让咬肌变小、成功瘦脸,爱美人士开始尝试各种方法,其中有不少人就选择打瘦脸针。

瘦脸针也就是肉毒素针剂。在2021年的期刊文献《追靓打瘦脸针要慎重》中提到,注射肉毒素后通过阻断神经、肌肉和腺体之间的信号传递,进而减弱肌肉或腺体的活动功能,使咬肌变小,达到瘦脸的效果。

“但是,打瘦脸针是有风险的!”吴医生强调,瘦脸针虽能解决咬肌肥大问题,但是一旦咬肌萎缩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导致下巴脱臼,而且可能形成习惯性脱臼,尤其是遇到轻微的外界刺激与震动。“不过,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如果真想打瘦脸针,建议找专业机构,了解清楚个中风险,再确认要不要打。”

吴医生提醒,像小坤这种情况,除了平时要特别注意外,建议还要加强咬肌的锻炼,注意保暖,不要偏侧咀嚼,减少大笑和大张嘴;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适当多做关节部位的按摩,可有效预防脱臼再次发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