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学校家庭社会联动!

福州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模式

N海都记者 刘文辉

2月25日上午,根据福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在仓山区诚信广场开展“家校社共育同谱垃圾分类同心圆”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为福建省政协机关关工委和福州市委文明办,并由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福州市诚信促进会、仓山区政府、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当天,福州各区也纷纷在分会场开展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市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助力福州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

寓教于乐,垃圾分类成为校园新时尚

现场,福州市诚信促进会向福州市教育部门及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赠送了其与福州市城管委联合策划编撰的《快乐漫画》垃圾分类篇,积极传导了垃圾分类和诚信理念,助力社会文明的提升。

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我们设计制作了两季共二十多集的垃圾分类动漫作品,宣导垃圾分类理念,传授垃圾分类知识,深受欢迎。”当天,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向福州市教育部门及福州市仓山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赠送了30份垃圾分类动漫片U盘。

“在学校,我们会有关于垃圾分类的主题班会课,平时老师也会鼓励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其中。”当天,作为承办单位的闽江学院附中,组织二十多位学生、家长、老师到现场参加垃圾分类志愿活动。该校初一学生邹同学告诉记者,他们通过画笔绘制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还将无用的瓶瓶罐罐改造成了自己的学习用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我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记者了解到,目前垃圾分类教育已被纳入学校的环境教育课程,小学、初中阶段每学年确保有4个课时,高中阶段每学年确保有2个课时用于垃圾分类教育。各类幼儿园每学年结合实际开展垃圾分类故事会、游戏、文艺表演等相关活动不少于2次,确保教育对象全覆盖。

不仅如此,福州市教育系统持续加强垃圾分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福州市城管委联合编印了幼儿版、小学版和中学版《福州市垃圾分类知识读本》114万余册,还鼓励学校编制自己的校本教材,将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充分纳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必修课。同时,公布《福州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提炼形成“一校一例”,评选“习惯养成之星”,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教育“福州模式”。

为形成社会面宣传浓厚氛围,据统计,2022年福州五城区家校社互动实践活动共计3.59万余场,参与393万余人次。而在下一阶段,福州市教育局还将通过强化校园源头减量,大力推广无纸化办公和教学活动等方式,落实节约型校园建设和“绿色办公”理念。

物业自治,变被动督导为主动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全市还不断探索出垃圾分类的新模式——推进物业自治试点。

据鼓楼区环卫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鼓楼区在今年采取了物业自治模式,目前,垃圾分类物业接管工作已在鼓楼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有备案的300多个小区全面开展,将在2月底全部交接完毕。

据了解,围绕物业企业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去年年底鼓楼部分小区已相继举办物业自管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后期,将由街道城管中队及垃圾分类专员开展专题培训,解读有关政策,落实物业企业垃圾分类管理职责,加快推动社区物业自治模式全面实施。

“垃圾分类街道物业‘交接棒’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物业职能优势,变被动督导为主动服务。”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黄厚新说。

而晋安区在推进垃圾分类物业自治试点工作中,由属地各镇(街)督促物业企业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按照福州市分类“四定”要求,开展桶边督导、垃圾分类宣传等工作。同时,该区严格开展物业企业垃圾分类执法,以执法促监管,助推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据统计,今年以来,已处罚物业企业8起,处罚金额2.4万元。

“目前来看,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仍然比较薄弱,误时投放现象时有发生。社区治理垃圾分类工作能力仍然比较薄弱,部分物业对经费转移支付仍存在疑虑,对配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性较弱。”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晋安区环境卫生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把自治工作列为目前分类工作的重点,与每月分类绩效挂钩,并与晋安区房管局共同探索“物业化分类管理”模式,确保垃圾分类自治工作顺利推进。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