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闽味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这些福建土楼,你都去过吗?

无论是《大鱼海棠》中的“神之围楼”;爱情片《云水谣》中的记忆承载;迪士尼版《花木兰》中的木兰故乡……越来越多的电影选择以福建土楼为背景,展现带着些神秘色彩的古中国。福建土楼产生于宋朝时代,明、清逐渐成熟,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一座座土楼里承载的是一桩桩往事和历史。

46座福建土楼成世界遗产

据不完全统计,福建境内的土楼至少有30000座,其中大部分是在闽南地区。2008年的时候福建土楼群登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地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即:永定区“初溪土楼群”的十座土楼、“洪坑土楼群”的七座、“高北土楼群”的四座土楼以及梅林镇的“衍香”、“振福”两座土楼;位于南靖县的包括“田螺坑土楼群”的五座土楼、“河坑土楼群”的十三座土楼、云水谣古镇的“怀远”、“和贵”两座土楼以及华安县“大地土楼群”的三座土楼。

除了这些,很多土楼散落闽南大山之中,它们并非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是当地人们生活起居的场所,其功能和城市中的房产楼盘无甚差别。

去过土楼游玩的朋友基本知道,土楼大部分是圆形,也有正方、长方、同心圆甚至一些不规则形状,最早是客家人迁徙而来,带来了“四合院”式的房屋结构,后来为抵御外敌,便将院墙用黄土加高加厚,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方形的土楼,而圆形的土楼几乎是最晚出现的。

土楼之间的区别有非常多的讲究,整体来说,土楼大致可分为闽南土楼和客家土楼两大类:客家土楼最大的特点是通廊式;而闽南土楼最大的特点是单元式。

田螺坑土楼群 “四菜一汤”

南靖拥有各类土楼1.5万座,现存百年以上土楼50多座,堪称“土楼王国”。其中,田螺坑土楼是南靖土楼必去之地。田螺坑土楼群位于漳州市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距南靖县城山城镇60千米,是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俗称“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主要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一座椭圆楼组成,分别是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

振成楼 “东方建筑的明珠”

永定客家土楼,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振成楼位于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中南部,号称“土楼王子”,建于1912年。1986年4月在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曾与雍和宫、长城并列展出,引人瞩目,轰动一时,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建筑的明珠”。

二宜楼 “神州第一圆楼”

“神州第一圆楼”“民居瑰宝”……一个个美誉都是对位于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的肯定。站在磅礴的二宜楼前,有的只有震撼。这个两百多岁的土楼,正在将自己的历史娓娓道来。走进二宜楼,六百平方米的壁画令人眼前一亮。自晚清至民国,极富山野情趣和生活气息。

锦江楼 “小家碧玉”

说到漳浦县旧镇和深土乡交界处浯江东岸的“锦江楼”,一般人知之甚少。它在众多声名远扬的土楼中,属于尚未开发不染世俗的“小家碧玉”。锦江楼是闽西南土楼建筑艺术的精华,与大部分内低外高的土楼不同,锦江楼是内高外低,内部各自相通。独特的造型也让人惊奇不已。远远看去,锦江楼就像金字塔一样,表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气势。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