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气象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赋能课堂 提质增效促“双减”

福州鼓三学区挖掘周边教育资源,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海都讯(记者 刘文辉文/图) 3月27日,“聚焦研学 赋能课堂提质增效”鼓三学区共同体暨鼓楼区“三区联动 整体推进”专项行动系列活动在福州市湖滨小学举行。

活动在四校的特色晨会中拉开序幕。湖滨小学原创京剧元素节目《梦启西湖》将美丽西湖之景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同学们化身为青衣、小生,在古香古色的氛围中,尽情展现国粹之美。林则徐小学以走学制课程为依托,融合非遗课程中的油纸伞、花灯、古典舞等元素呈现以福文化为主题舞蹈“福韵悠悠”。小柳小学立足“柳”文化,通过舞蹈的形式,生动演绎了他们的成长三部曲。西峰小学依托“非遗闽剧进校园”,排演了闽剧“穆桂英招亲”,孩子们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充分展现了福州闽剧的独特魅力。

不仅如此,各校的研学互动体验区也各具特色——林则徐小学的“闽中桥梁甲天下”将“福州桥梁研学营”搬到活动现场,穿越中国桥文化的前世今生,与孩子们共同搭桥,构建课堂知识向现实生活迁移的桥梁;湖滨小学的“微观西湖”将西湖著名景点搬到了活动现场,通过游览“微观西湖”研学点赏西湖美景、品西湖文化;小柳小学的“柳韵西湖”以“柳”的意蕴为依托,以绳为梦,以笔为心,畅想柳娃们的七彩童年;西峰小学的“梦回儒林”依托西峰草堂,走进“曹学佺故居”,赏诗词、品文献、听闽音,一起梦回儒林。

据介绍,“双减”及“大思政”教育政策落实以来,鼓三学区积极倡导各校充分挖掘周边教育资源,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和阅历。当天,林则徐小学、湖滨小学、西峰小学、小柳小学四校就带来了11节课堂研讨展示课,分别在湖滨小学、福建省教育学院进行。

“我设计了模拟插秧的活动,让学生扮演大米种植和生产的不同过程,体会农民伯伯种植的艰辛,激发学生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来自小柳小学的蒋桢老师说道。

而湖滨小学的兰仁海老师则挖掘西湖丰厚的文化底蕴,以研学任务驱动课堂。他巧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把名胜融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游玩中不但掌握了语文知识、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还加深了对名胜古迹的了解,领略了西湖的魅力。

“我们充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思考探究社会,享受成长和学习的快乐,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福州鼓三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