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年轻人为啥被胃癌盯上?

昨日是国际护胃日,专家表示,胃癌几乎都是被“喂”出来的,警惕胃病向胃癌转变的5大信号

N央广网

人民日报

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人们常说十人九胃病,今年国际护胃日相关机构针对职场人群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人表示有过胃部不适的症状,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保护胃要趁早。数据显示,我国30岁以下的胃癌患者占所有胃癌患者的7.6%,且发病年龄越小恶性程度越高。专家表示,胃病转向胃癌有5个信号,你知道吗?

胃癌几乎都是被“喂”出来的

胃不好千万别喝粥,作为我国发病率第二高的癌症,胃癌几乎都是被“喂”出来的。

研究表明,胃部疾病的发生与胃黏膜屏障受损密切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正是导致胃黏膜损伤的一大因素,比如饮食凭喜好,不重视营养搭配,爱吃夜宵或晚间加餐,爱吃辛辣刺激食物,三餐无序无固定饭点,过量饮酒等,同时,常喝粥并不能养胃,粥会让胃产生更多的胃酸加重胃病。

坏情绪也会伤胃。除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胃健康的影响外,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会通过上调糖皮质激素相关信号,通路激活细胞释放一些炎症因子,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说胃病也是情绪病。

胃不舒服不要总是忍和熬

专家提示,大家不能胃不舒服,总是忍一忍就以为过去了,要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针对生活中常见的胃痛胃胀、反酸、烧心等胃部不适,居家可以备一些胃黏膜保护剂抗酸剂、抑酸剂等药物,在清楚症状的情况下合理使用,比如针对常见的慢性胃炎,如果只是胃痛,可以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会在胃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小贴士

胃病向胃癌转变的5大信号

疼痛性质改变:疼痛变得持续性且毫无规律。

上腹出现肿块:在心窝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

烧心泛酸:胸骨下部有烧灼感,像有一团火在燃烧。

体重骤降: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出现吸收障碍,体重快速下降,有明显消瘦,且吃药也完全无法缓解病情。

大便发黑:非食物、药物原因出现黑便,可能是胃溃疡正在发生癌变。

这些人胃部无不适,也建议做个胃镜。据《胃癌诊疗规范(2018版)》,符合以下任意条者,不管有无症状都要进行胃镜检查:

年龄大于40岁,男女不限;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患者;家族史: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重度饮酒等)。

避开几个误区

趁热吃有利于保护肠胃。吃喝别太烫,长期被热食热饮烫伤,甚至会引发食道和胃部肿瘤。

吃饭时喝水容易不消化。喝水不会影响消化功能。吃饭时适量饮水,还可以将食物软化水解,为其他食物提供消化空间。

胃会被越撑越大,越饿越小。无论是饥饿还是吃撑,都不存在将胃撑大或缩小的问题。但若饮食无节制,胃持续过度扩张,弹性随之下降,胃会开始罢工。

胃病很常见,有胃病吃药就行。千万不要以为只是消化不良,自行用药治疗,这极有可能耽误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