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文/图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7月2日至4日,“21世纪海丝十年”纪实影像精品展映在泉州精彩上演,连续三天时间里,邀请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优秀纪实影像作品进行联合展映,为泉州市民朋友带来了19部中外纪录片精品。
7月4日,记者来到展映现场,感受纪录片的独特魅力。
纪录片给观众带来感动
4日上午9时许,在泉州市区皇冠假日酒店内,此前通过观众报名通道免费预约的市民张先生正在津津有味地观看纪录片《大歌》,该片时长3个小时,主要围绕黄岗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产业扶贫、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等方面展开,通过一个小山村的蜕变,影片刻画了中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奋斗历程,构成了一曲时代的奋斗和赞美之歌。
下午1时30分,纪录片《孩子,你好吗?》也如期播放,主要聚焦马来西亚影视与广告行业幕前幕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以启发性的视角记录在地教育者与孩子的互动交流。该片带领现场的观众穿越了马来西亚,北上南下,从城市到林野,多元的种族与文化背景,刻画出最丰富多元的马来西亚。
“纪录片以‘爱’为核心,探讨教育与家庭话题,希望能给观众带来启发和感动,也希望能促进社会对教育和家庭的关注和讨论。”导演陈胜吉阐述道。
主创人员畅聊创作感悟
“有这样一次机会观看纪录片展映,并且和主创人员进行热情互动,畅聊作品特点、创作感悟,分享观影感受,对纪录片也有更深入的了解。”张先生表示。
记者获悉,“21世纪海丝十年”纪实影像精品展映于7月2日就已拉开帷幕,持续至7月4日,首日展映的三部影片《寻找苏禄王》《石史诗》《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跨越时间空间,连接起海丝沿岸不同国家民族的故事。
其中,创作《寻找苏禄王》的秦雷雨团队,在危险而野性的苏禄理解了四十年无休的征战。当秦雷雨讲述创作中遇到艰难的路况、当地的武装分子以及种种艰苦条件时,会场中惊讶的抽气声清晰可闻。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导演罗飞,则在映后分享了遇到的种种困难——因为资金和技术问题没有办法进行墓地的DNA检测来证明墓主人身份,五年的拍摄期间很多参与者相继离世,证据和线索被历史凌乱地藏匿……
“拍摄纪录片确实会遇到很多困难。”罗飞坦言,但是这也正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每一次开始一个项目,都是一段全新的旅程。罗飞在不断地叩问中知道了当年美国、英国、加拿大对于华人劳工的法案如何苛刻与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