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探究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与联结

11个中外纪录片制作中项目发布,部分与泉州息息相关

中外纪录片制作中项目发布现场

N海都记者

柳小玲/文 田米/图

7月4日,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中外纪录片制作中(WIP)项目推介会在泉州举行。经过前期筛选和讨论,11个中外制作中项目脱颖而出,成为此次推介会的入选项目,为广大纪录片爱好者呈现了最前沿的制作中纪实影像项目。记者前往现场采访导演、制片人。

通过新的叙事方式 一窥鲜为人知的历史

中意友谊历史悠久绵长,纪录片《意中人》将通过一个个鲜活人物的故事,将中意两国间有趣、多元、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态度与生活哲学予以视觉呈现。制片人夏鹏凯告诉记者,该片将从存世的中、意文物及艺术品切入,通过人物故事找寻2000多年前两国文明碰撞的火花,并从中探索联结双方精神世界、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的共通点和相关点。

随后,制片人方伯德·安德鲁·弗恩斯为大家带来了纪录片《贸易路线: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的推介。“2008年,第一张中国版的世界地图在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安博物馆的地下室中被发现,这张地图曾由英国律师塞尔登先生收藏,在1654年去世前不久将其捐赠。”同一贯将中国置于世界中心的明朝地图不同,塞尔登地图将中国移至上半部分,着重描绘南海及从西伯利亚到爪哇和印度洋的区域,并标有泉州港起始的贸易路线,这提供了与传统概念截然不同的视角。

“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叙事,让我们得以一窥鲜为人知的历史,探究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与联结,事实上,中国向来与外界联系紧密,现在更是处于全球化世界的中心,这部四集系列片将带领观众从丝绸之路走向‘一带一路’。”方伯德·安德鲁·弗恩斯说道。

7个项目的主创 与大家现场交流

据悉,中外纪录片制作中项目(WIP)是由国内外节展主席、创作者、制片人共同组成的推介会,旨在从艺术和市场的双重评判视角,为已在国际纪录片节展亮相并获得肯定的项目搭建合作平台,开启纪实影像国际合作的新可能。

记者从主办方处了解到,此次推介的11个中外制作中项目分别为《与蜂行》《杯酒中国》《意中人》《地上的云朵》《不屈不挠:百年沉默》《普拉巴》《摇晃吧清酒》《最后的人鱼》《生活的味道》《海丝双城记》《贸易路线: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等。

“11个项目是邀请了国际纪录片节展的主席和专业纪录片机构的专家从全球甄选,特别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在梳理这个项目时发现这11个项目分别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其中7个项目的主创都来到泉州与大家交流。”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丝双城记》,该纪录片的导演汉娜·雷迪介绍道,宋元时期,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将中国泉州刺桐港和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东西方第一大港”。《海丝双城记》将围绕“东西方第一大港”从古至今的商贸文化交流,讲好中埃历史和文化故事,大力弘扬丝路精神,广泛宣介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进展、新成效,为促进中阿繁荣进步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