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陈逸之)每年的6月至10月,是日晒伤高发期。如何在快乐户外游的同时,预防、自治日晒伤也成为市民关心的话题。
据了解,日晒伤是指皮肤接受强烈光线照射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皮肤反应。患处皮肤表现为红肿、灼热、疼痛,甚至出现水疱、灼痛、皮肤脱屑等症状;严重的可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恶心和全身不适等。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易东木告诉记者,福州目前气温较高,容易晒伤。因此,市民需要注意预防,建议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半之间尽量少出门;使用遮阳伞、戴宽边帽、着长袖衣衫等。
“选购防晒霜时,防晒指数30倍以上的产品效果更佳。”不过,防晒系数高的防晒霜中,添加的防晒剂浓度高且种类多,可增加对皮肤的不良刺激,因此不建议盲目选择防晒系数太高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防晒指数的防晒品。
假如不慎晒伤,若症状轻微,可在家中用保鲜的生理盐水或冰牛奶沾湿毛巾,对晒伤处冷敷;也可以用棉球蘸茶水轻轻拍打晒伤处,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具有很好的促进收敛作用,能减少组织肿胀,减少细胞渗出。如果症状明显,需及时送医就诊。
此外,晒伤期间应注意饮食,多饮用白开水,减少饮用碳酸饮料、醋类饮品,少吃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出行时,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日照及紫外线,应穿着宽松、透气、可遮挡的棉质衣物帮助身体保持舒适,尽量避开羊绒、羊毛等刺激皮肤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