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梁展豪
自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福州市各级交通运输执法机构坚持将“群众满意”贯穿整治行动始终,坚持刀刃向内,打开门搞整治,发放宣传册页5000余份,对各基层单位进行实地督导督察69次,走访运输企业及其从业人员1462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39次,发放调查问卷19000余份,随机回访办事群众150次。针对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支队发挥改革优势,制定清单、倒排进度、拿出具体举措,千方百计为民解忧。
坚持“真”亮剑,拔除乱点乱象
今年7月,福建省肿瘤医院、锦颐大酒店周边存在非法营运、拉客揽客等问题,引发群众关注,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收到投诉举报线索。福州交通执法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督察督办。
在肿瘤医院周边,交通、交警部门联合开展现场执法,结合非法营运车辆“早出晚归”特点,7月21日,执法人员清晨7时到位,兵分多路进行摸排,连续锁定并查扣福清、莆田前来福州的非法营运车辆2部。
在锦颐大酒店周边,执法人员迅速锁定涉诉出租车和企业,摸清问题情况,予以依法处理。同时,支队联合道运中心约谈了当事企业负责人及驾驶员,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教育。
结合线索,支队还将肿瘤医院、锦颐大酒店周边列为重点监管区域,执法人员分白班、晚班做好流动巡查和现场值守。对乘客多前往长乐机场搭乘航班的有关情况,组织机动队强化夜间和周末时段执法,安排机场执法所盯紧行程终点,强化摸排管控,确保乘客诉求及时整改到位。
“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我们坚持将投诉案件作为检视自身问题和群众意见的窗口,坚持有诉必理、有案必立,7月以来,支队投诉案件立案处理率超过80%,群众满意率100%。”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坚持“细”服务,提升群众出行品质
6月30日中午12时许,乘客林先生求助福州交通执法支队南站执法所,希望执法人员帮助其找回遗落在出租车上的相关证件。由于其下车位置属于监控死角,未能拍到车辆号牌,但执法人员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结合林先生提供的大致下车时间和收费金额,对符合条件的出租车进行了模糊筛查。一一查看轨迹后,执法人员最终锁定乘客所乘车辆牌号为闽ADE82××,引导驾驶员将证件物归原主。
不仅如此,针对火车站、机场出租车候客场所的群众出行质量课题,支队建设固定便民服务站点,安排工作人员轮班做好秩序维护,保障时间与末班动车、飞机一致;针对高峰时段乘客乘车难等问题,支队积极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调度周边车辆,同时强化与道运中心、运输企业对接,安排车辆保障群众紧急情况下的乘车需求;针对窗口办事群众缴款不方便的情况,支队引入福建非税收入系统,群众只需通过微信、支付宝现场扫码缴款,实现“一站式”办理……
坚持扎牢制度“笼子”,建设群众满意执法队伍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整治行动,福州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在专班之下分设廉政与效能督导、法制督导、运政水政质安执法督导、路政执法督导、宣传与后勤保障等职能小组,全面推进综合协调、宣传发动、线索收集处置、督察督导工作。
整治期间,支队先后制定了《规范强制扣押程序的通知》《规范行政处罚程序的通知》,规范强制扣押流程,向上级部门提出意见,协助修订11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完善4类行政处罚文书,明确514条行政处罚事项的裁量基准,通过完善制度,避免相对人合法权益受损。
同时,支队注重与检察机关的对接,今年已接受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对非诉、行政诉讼案件检察监督2次,均未发现存在违纪违法问题。
“刀刃向内找问题,千方百计解民忧。”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群众有对福州交通执法系统的意见、建议,可以随时拨打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