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长安三万里》热映 点燃学习古诗热潮

海都讯(记者 梁展豪 通讯员 冯荣 陈澜清 文/图) 今年暑期,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后,掀起了关于古典诗词和唐代历史名人的讨论,将大家生活中熟悉的唐诗,赋予了全新的视觉意象,引发了不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看这部电影,仿佛开启了跨越时空之旅,让我们倾听这些唐朝诗人的理想。”平潭城关小学一年级学生宋心辰说,特别是《秋浦歌》,动画中李白中年不得志写下了这首诗,让她重新理解诗句情感,加深了对这首诗的印象。

平潭一中七年级学生林赛维与同学林睿可观看完电影后,二人选择撰写观后感表达心中所思。“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唐朝诗人的风采和悲壮。我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优秀且有意义的动画历史片,它不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浪漫的大唐世界,也传达了一种高尚而感人的诗人精神。”林赛维告诉记者,“我最喜欢电影中李白这个人物,希望我能像李白一样,有一颗不畏艰难、不断进取、不失真我、不负时代的心,用我的方式表达我的思想和情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并在学生群体中点燃“唐诗热”。那么,学生们要怎样引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在平潭北门小学德育处主任林云霞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让孩子参与与古诗词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诗词诵读、飞花令、古诗词考级、汉字书写、情景表演、即兴创作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充分调动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孩子充分享受参与的过程和发现的快乐,从而使学习发生在“润物细无声”之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林云霞建议,家长可以带孩子去走一走、看一看,当古诗名篇里的山川风物跃然眼前,知行合一的体验能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古代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平潭赛尔双语学校初中部语文老师陈惠认为,在小学阶段,要帮孩子们对古诗进行内容上的分类,可以按照春、夏、秋、冬、风、雨、柳、雪等这样的关键词分类,让孩子们按类别来记忆,激发和提升学生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