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周婉怡 文/图
“请乘客先下后上,注意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空隙,请勿倚靠站台门……”有乘坐过地铁出行的市民对此提示音应该都不会陌生。近日,省外的几个地铁意外事件登上热搜,9月11日,上海地铁八号线一女子掉入地铁站台缝隙中,大腿被卡住;9月12日上海地铁九号线一女子背部被地铁门夹住大哭……那么,为什么会有站台门?福州地铁有哪些保护安全的措施?遇到类似的紧急情况,市民应该怎么办呢?
“防踏空胶条虽好,可不能过度依赖”
9月11日,上海地铁八号线西藏南路站往沈杜公路站方向,一女子在进出地铁车厢时,不慎踩空,大腿被卡在列车与站台缝隙中,该女子痛哭不止。事发后,车站使用扩张器帮助该乘客脱困,该乘客送医检查为腿部皮外伤,无大碍。
在视频下方,有的网友表示“每次看到站台的缝隙,都会不自觉地捏紧手机”;也有不少网友称有过类似的经历,“我家小孩的脚也差点掉进去,还好我及时地把他往上面拉。”
记者从福州地铁获悉,地铁站台门槛与列车之间的间隙,是因为受土建误差及曲线站台加宽的影响而产生的。在福州地铁,为了确保大家上下车时的安全,在站台均增设了防踏空胶条,它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缩短站台与列车之间的距离,降低乘客踏空踩入轨行区的安全隐患。不过,福州地铁工作人员提醒:“防踏空胶条虽好,可不能过度依赖!乘客在上下车时仍需注意脚下安全,不低头使用手机,携带婴儿车或小朋友的乘客应特别注意缝隙处的安全,避免跌绊,不抢上抢下以免发生危险。”
“宁等一辆车,不挤一扇门”
9月12日,在上海地铁九号线,一个女子背部被地铁门夹住,相关视频在网上关注度极高。视频内,被夹住的乘客表情痛苦,最后是一个好心男子紧急打开解锁装置解救。
“当站台门即将关闭或门头灯闪烁时,请勿强行上车,以免夹伤。”福州地铁工作人员介绍,站台门虽然具备障碍物探测功能,若站台门关闭时连续三次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后,将保持常开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轻薄或体积较小的非刚性物品,如头发、衣服边角等,无法有效触发站台门障碍物探测功能。“乘坐地铁灯闪铃响时,请勿上下车,避免发生夹人夹物,引发安全事故。”
当列车在进、出站过程中出现危及乘客人身安全或影响行车安全等紧急情况时方可使用紧急按钮。例如有乘客在上、下车过程中被屏蔽门卡住,乘客的脚卡在车门与屏蔽门间的缝隙,列车发生火灾等突发应急情况。但福州地铁工作人员也再次提醒广大市民,紧急装置需在确实发生突发应急事件的情况下才可使用,如果在非紧急情况下操作该装置,地铁公安会依据运营管理办法和治安管理条例进行处理,严重事故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