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桥树共生”实为“相争”,古桥保护难取舍

福州市文物局就星安桥保护首次面向社会召开文保工作恳谈会,听取各方保护意见

与星安古桥共生的大榕树

N海都记者 吴雪薇 文/图

“一桥飞架,两铺相通。”在福州上下杭三捷河上,有一座星安桥,它连接旧时双杭的“福星铺”和苍霞洲的“安乐铺”,两铺各取一字,遂有“星安”之名,这是一座花岗石两墩三孔拱桥。两岸古老而又繁华的街区里,游客拍照笑闹,居民往来纳凉,而脚下的古桥沉默伫立,已历百年风雨。

桥上的一棵大榕树,枝繁叶茂,与桥形成了“共生”的美好风景。然而美好风景的背后,隐患却在滋生。这株大榕树根系生长已影响到桥拱结构,大榕树是移,还是留?为此,福州市文物局昨日邀请了福州名城公司、台江区文体旅局与园林专家、文保专家等,召开“星安桥文物保护恳谈会”。

桥树“相争”,专家担心影响古桥

星安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1992年,它被福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保单位。

古桥上有一株共生的大榕树,而这一美好风景的背后却藏着隐患。“星安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三孔拱桥。拱桥的结构决定了只要有一个拱出问题,整座桥就有可能崩毁。”文保专家阮章魁说。而与桥共生的这株小叶榕,据周边居民回忆,可能是由自然掉落桥上缝隙的种子生长而来,已有五六十年的树龄。在五六十年的漫长时光里,它将根系深深嵌入桥体空隙,依傍着桥下充沛的流水茁壮成长,发展出高耸庞大的树冠,枝繁叶茂。“它的根系生长影响了桥拱结构,也顶动了不少桥面石板,加之庞大的树冠影响,若继续任其发展,或遇台风灾害吹动树冠,牵动根系,恐会摧毁古桥。”从桥体本身的保护而言,肆意生长的大榕树甚至可能成为星安桥的“病害”。文保专家们十分担心,因此提出希望以保桥为主,移除榕树。

保护古桥,亦望留住“桥树共生”美景

大榕树是移?是留?考虑到星安桥地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星安桥“桥树共生”的美好风景也是往来人们的共同记忆,福州市文物局邀请了福州名城公司、台江区文体旅局与园林专家、文保专家等,在上杭路108号共同召开“星安桥文物保护恳谈会”。

园林专家刘向国在看过古桥现场之后表示,如果清除榕树,也很难清除几乎长遍古桥的庞大根系,如需彻底清除,几乎也需拆除古桥。“我比较建议对榕树进行修剪,甚至可以进行重剪,就是去掉树冠,只留下主干与二级分支,以及适当去除桥面的部分树根。”刘向国的思路是,通过控制树的生长量来控制根系的生长量,以达到对桥体最小的破坏。之后,管理方名城公司应持续对树木进行修剪,对桥体进行观察维护。

“有着百年悠久历史和建筑价值的古桥,与树龄不过四五十年并非古树名木的榕树,两者孰轻孰重,这个取舍并不困难。”恳谈会现场的人们基本达成了“桥重于树”的共识。但现场的古建筑代表林强提醒,从保护上下杭美好景观的角度,“桥树共生”这一特别景色,在人们对上下杭的共同记忆中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他也希望,在保护好星安桥的基础上,对榕树能保则保。

古建筑代表薛纪天则注意到,三捷河沿河驳岸上生长的不少树木,根系的稳定程度甚至还不如星安桥的大榕树。他提出,借由星安桥榕树保护的契机,园林部门与名城公司能够更系统地对三捷河沿岸的树木加强监测管护。

对此,名城公司相关代表则表示,小型的修枝管护是街区日常一直都在开展的工作,而大型的修枝,则需要园林部门的沟通与审批。“作为街区管理,除了保障居民游客的安全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人文景观的和谐搭配也是我们所期待的。”即使不移除星安桥的榕树,只对榕树进行重剪,也必然影响今后“桥树共生”的美好景观。之后,名城公司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园林、文保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完善管护与监测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如星安桥和榕树这般“桥、树取舍两难”的状况再度出现。

福州市文物局文物修复与利用处处长林魁表示,这是市文物局第一次尝试就公众场所文物修缮与保护问题面向社会各方召开恳谈会。会上大家充分交流的意见将为后续的星安桥文物保护工作决策提供参考,并积极落实在各方实际的保护工作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