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属于病毒,它属于非典型微生物,它的大小比起大部分细菌还要小,约0.1~0.3微米。
近期,各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急诊频频爆满,为了儿童的健康,家长需要了解肺炎支原体及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知识。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有哪些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季更为多见。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潜伏期可长达2~3周,起病较缓慢。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中大约有1/3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只有检测时发现有支原体感染,这部分孩子不需要抗感染治疗。
显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轻可重。轻症感染儿童仅表现发热、咽痛、咳嗽等“感冒”症状,部分儿童感染后出现肺炎的表现:患儿有发热、咳嗽、呼吸增快、肺部啰音等,并且拍片有肺炎的影像学改变。肺炎支原体感染有时还会影响其他器官,导致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受损。
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有哪些?
首先是抗感染治疗。儿童常用的抗支原体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等。其中阿奇霉素最为常用,轻症一般服用3~5天。重症的患儿在一疗程结束可以停用4天后再服用下一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某些特别严重的情况可以使用静脉的阿奇霉素后再序贯使用口服。
某些肺炎支原体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新型四环素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主要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耐药肺炎支原体具有确切疗效,但可能会导致牙齿发黄等副作用,仅适用于8岁以上的儿童,8岁以下儿童用药需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慎重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妥舒沙星等,因为存在幼年软骨损伤和人类肌腱断裂的风险,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使用前需充分评估利弊。
其次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轻症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无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对那些急性起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的重症患儿才考虑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第三是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治疗。当怀疑有黏液栓堵塞的患儿应该尽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有局部灌洗、通畅气道的作用,并可以减少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风险。对于重症患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G可以起到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作用。
得过一次肺炎支原体肺炎,还会再得吗?
感染后儿童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并且抗体会在体内存在一定时间,因此短期内(一般数月)儿童再次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可能性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保护性抗体的含量会不断地下降直至消失,如果这时再次接触肺炎支原体,孩子有可能被再次感染。
但是需要再次提醒广大家长,肺炎支原体抗体存在体内时间很长,不能单纯地把抗体阳性当做肺炎支原体反复感染的指征,一定要结合孩子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同时应做好儿童的防护,增强体质,减少重复感染。
肺炎支原体肺炎后是否有后遗症?
绝大部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经过规范治疗后不留任何的后遗症,但也有少数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非常严重,有可能会产生闭塞性支气管炎、肺不张、支气管扩张、机化性肺炎等后遗症。所以要提醒广大家长,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规范治疗,若已经出现后遗症,则需要到相应的专科门诊就诊,随访治疗。
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1)出门应尽量戴好口罩,避免直接、近距离的飞沫传播,尽量不去人流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2)教会孩子要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
3)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4)注重孩子饮食营养均衡,增强体质。
5)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本文由福建省立医院儿科吴梓凌、陈巧彬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