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有“门路”可办高额低息贷款?小心有诈

虚构事实骗取钱款44万元,还实施信用卡诈骗,一女子获刑7年,并处罚金8万元

N海都记者 梁展豪 通讯员 吴小玲

没有固定职业,却把自己包装成“能耐人”,吹嘘自己在银行中有内部渠道可以办理高额度、低利息贷款,并以办贷款前需要走流水为由,骗取被害人的信任,获取被害人的银行卡、信用卡、支付宝、花呗、借呗等平台的账号及密码进行盗刷后,用于个人消费,诈骗被害人40余万元。近日,平潭检察院以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冯某提起公诉。

为了贷款 姐弟俩都被骗了

2020年9月,冯某声称自己认识银行内部工作人员,有渠道帮助他人低息贷款,引起刚好有资金需求的高某甲、许某夫妻二人的注意。之后,冯某以贷款需要走流水为由,忽悠许某将支付宝花呗、借呗的钱套现11000元转给自己使用,并进行分期还款走流水,承诺事后会帮许某还款。

但在办理贷款的时候,高某甲从银行工作人员处得知此次贷款的利息是8厘,高某甲询问冯某,冯某谎称她与银行有内部合作,贷款时先按照8厘左右利息还款,实际上只收取4厘利息,后期银行会把这多余的利息返还。之后,高某甲、许某夫妻办理了相关手续,并顺利获得15万元的贷款。但是放款的当天,冯某向高某甲提出要其拿出22500元现金用于银行走账,过几天会如数返还。已经拿到贷款的高某甲对冯某深信不疑,不仅拿出22500元给冯某用于银行走账,还把同样有资金需求的姐姐高某乙介绍给冯某。

此后,冯某多次约高某乙见面,以贷款前需要走流水为由,声称需要对高某乙手机进行操作。由于有了高某甲贷款成功的先例,出于信任,高某乙直接将手机交给冯某操作,并按冯某的指示提交了自己的5张信用卡,还把密码告知对方。

然而高某乙不知道的是,冯某私下将自己的支付宝花呗、借呗套现到她的微信账户中,为了不被高某乙发现还对交易记录进行删除,甚至用她的身份信息在各网贷平台上办理贷款后进行套现。高某乙发现后立即询问冯某,冯某表示自己将会处理。然而冯某并没有偿还分期账单,也迟迟没有带高某乙去办理贷款。2021年9月,高某乙将冯某约出来见面,冯某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承诺会在2022年1月30日前将高某乙的欠款偿还清楚。但在这次会面后,冯某便“人间蒸发”,再也不露面。

2022年8月14日,消失了大半年的冯某在福州市晋安区一家火锅店被抓获归案。

经办案检察官审查,冯某使用被害人高某乙的支付宝花呗、借呗扫码提现,并使用被害人的身份信息在“安逸花”“分期乐”“微粒贷”等网贷平台进行贷款,骗取被害人高某乙的个人信用卡、支付宝花呗、借呗、“分期付”等网贷平台资金近40万元,截至案发前仍有人民币28万余元尚未偿还。

此外,经审查,冯某还有信用卡诈骗的行为。

数罪并罚 女子获刑七年

“根本没有什么内部渠道办理贷款,我都是通过拆西墙补东墙的方法去还款,实在没办法还了就只能躲避,把电话卡都换了。”面对检察官的讯问,冯某表示愿意认罪认罚,同时承认带高某甲去银行也是按照正常8厘的利息办理贷款,为了骗取对方的信任,才谎称按内部协议有4厘的利息,根本不存在后期银行会把多收取的利息如数返还的情况,拿走高某甲22500元用于银行走账也是凭空捏造的。

检察官审查起诉认为,冯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款共计44万余元,截至案发前仍有31万余元未偿还,数额巨大;冒用他人信用卡实施诈骗,数额共计4.1万余元,数额较大。日前,平潭法院以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判处冯某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8万元。

检察官提醒,有贷款需求的群众应当到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办理,不可轻信所谓的“特殊渠道”,以免遭受财产损失。在贷款之前需要刷银行卡、信用卡、各种小额贷款APP走流水的,谨防被盗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