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福州的高先生(化名)今年30岁,3年前因输尿管结石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输尿管变得狭窄,导致排尿时“通而不畅”,这令他痛苦又难堪。为此,他辗转求医,甚至又做了一次手术,仍没有很好解决。直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医生从他口腔里移植了一块黏膜,才将他狭窄的输尿管修补好。
结石手术后输尿管变狭窄
结石手术后,高先生就一直被输尿管狭窄的问题困扰,辗转多家医院求诊,也进行过一次输尿管狭窄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经过多方打听,高先生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薛学义门诊。
经泌尿系CTU(CT尿路成像)检查,发现高先生左侧输尿管中段壁增厚伴狭窄,同时伴有左肾积水,“这意味着高先生的尿液排泄过程一直‘通而不畅’,长此以往,容易发生反复泌尿道感染和肾积水。”薛学义主任介绍。
为了彻底解决困扰高先生的难题,改善生活质量,团队讨论后,为他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采用其自身的口腔黏膜来修补输尿管狭窄。术中,从高先生的下嘴唇内侧取出一块约5cm×2cm大小的口腔唇黏膜,作为重建材料,移植到他的输尿管进行重建。
手术很成功,术后三个月复查,CT显示,高先生左侧肾及输尿管已经大致恢复到正常的解剖结构,未见明显积水。这表明肾积水的问题解决了,高先生终于告别了腰疼和排尿不畅的烦恼。
移植口腔黏膜来修补
据介绍,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医源性损伤,可引起患侧腰痛、腰胀甚至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
“口腔黏膜组织与输尿管组织,在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口腔黏膜组织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和血液供应,可以有效修复和重建输尿管,恢复尿液的正常流动。”薛学义主任介绍,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口腔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更安全、效果更好,尿液漏、尿道狭窄等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功能恢复更快。因此,对于像高先生这样的中段输尿管狭窄,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就是进行口腔黏膜重建术——从患者的口腔内取出一小块口腔黏膜组织,将其移植到输尿管的受损部位。
薛主任还表示,在给高先生手术中,用到了“机器人”,从而让手术精细程度更高,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最终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但机器人手术对外科医生操作要求高,需要富有经验的团队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