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嘉琪 通讯员 叶建隆 和金全 图片来源于连江融媒体中心
记者昨日获悉,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口岸联检中心工程主体结构全部完工,母港一期3^#、4^#泊位已建成,计划12月底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2024年1月将迎来首批远洋渔获上岸。
明年1月将迎第一艘卸货的远洋渔船
据悉,口岸联检中心工程是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港口作业服务效率和有效延伸港口物流产业链的重要载体。口岸联检中心工程本月底投入运营后,入境的远洋渔获跨过码头栈桥即可入库查验,为企业减去奔波之劳和货物反复解冻带来的风险,也方便海关集中查验,提升查验效率,保障远洋生鲜食品新鲜安全地到达市民餐桌。
母港一期工程同样建设正酣。“母港一期3^#、4^#泊位已经完工,符合交工验收所有条件,正在全力进行门机系统安装验收工作,计划12月底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连江县现代海洋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曹承志告诉记者。
作为全国第三个、全省唯一的远洋渔业基地,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将于2024年1月迎来第一艘远洋渔船卸货。
基地总体建成后,可实现年总产值约200亿元
据了解,目前福建省大部分远洋渔获仍需绕道山东荣成、浙江舟山等地,运回福建不仅耗时费力,渔获的新鲜度也有损耗。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成后,将一举破解远洋渔获上岸难、卸货难窘境。
“全球各大洋的渔获集结上岸后,被马不停蹄地运往不远处的冷库和精深加工车间,而后以最短时间‘游’上市民餐桌。”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服务中心负责人何宗敏向记者描述了这座万吨级远洋渔业码头未来将要发生的真实场景,“基地总体建成后,可实现年总产值约200亿元,年靠泊服务远洋渔业及相关船舶达600艘,远洋生产量40万吨,远洋渔获进关量100万吨,实现福建远洋渔业产量、产值新突破,助推全省远洋渔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