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出行风吹日晒 可多建风雨连廊

农工党泉州市委会呼吁在市区多建风雨连廊,既能改善市民出行体验,还能促进城市形象提升

市区新门街设有风雨连廊的公交车站

N海都记者 黄晓蓉

黄晓燕 文/图

风雨连廊通常设置于城市公交车站、重要交通枢纽或主要步行区域等地方,为市民提供遮阳、避雨等便利的行走环境。结合泉州现状,在即将到来的泉州两会前夕,农工党泉州市委会关注了在泉州市区开展“风雨连廊”建设方面的话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

【市民声音】 “夏天暴晒,有个风雨连廊多好”

市民杨女士介绍,她的女儿就读于泉州现代中学,平常都是自己坐公交车上下学,学校门口就有公交车停靠站,但公交车站点只有一个灯箱式的站牌,夏天,孩子要顶着烈日暴晒,雨天即使撑伞,孩子们的鞋子也容易被淋湿。“市区的公交车站大多有风雨连廊,这个站点乘坐的多是学生,希望也能改造成风雨连廊式的公交车站。”杨女士说。

因为孩子身体原因,市民蔡先生每周都要带孩子到儿童医院就诊。他希望儿童医院门口的过街天桥,可以增设风雨连廊。“像医院这种比较特殊的地方,不仅病人身体不便,家属也比较赶时间,希望这个过街天桥也能增设电梯或者风雨连廊,方便来往的市民。”蔡先生说。

【部门回应】 建设新站点、新天桥时,考虑新增风雨连廊

根据市民杨女士的反映,泉州公交发展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复,一座站点的建立,除了之前的城市规划,升级改造也要协调城市管理局、规划局、交警等多部门,新建的公交站点,只要场地条件允许,都会建成风雨连廊式的站点。

根据市民蔡先生的反映,天桥的养护单位泉州市市政管理中心回复,儿童医院的过街天桥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如果要增设风雨连廊,要原设计单位对该天桥的承重、风力负荷等方方面面进行验算和论证。市民关于风雨连廊的建议很好,在建设其他新的过街天桥时,会向设计单位在设计环节就提出、考虑这一建议。

【委员呼吁】 做好规划布局,鼓励商家参与连廊建设

农工党泉州市委会认为,泉州建设“风雨连廊”不仅将极大地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还能促进城市形象提升。为此,农工党泉州市委会认为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

1.做好“风雨连廊”设施规划与布局。在建设风雨连廊时,通过全面的城市规划,确保连廊与主要交通枢纽、人流密集区域、市民常用建筑物(如医院、购物中心等)有机衔接,并与公交站等交通节点紧密结合,方便市民在换乘和步行过程中享受连廊提供的便利。

2.规划好“风雨连廊”的功能与设计要素。连廊除了提供遮阳、避雨功能外,可以考虑设置智能信息屏、座椅、自动售卖机等功能,提升市民的使用体验,并考虑在设计中融入凉亭、绿植等元素,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设计风格上可考虑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特色、地方文化符号等,以营造独特的城市景观。

3.推进社会参与“风雨连廊”建设。开展公开听证会或征求意见活动,让当地居民参与连廊建设规划,收集他们的建议和需求,城市管理局等单位与相关业主单位等建立密切的沟通渠道,及时回应并解决居民对于连廊建设的疑虑和意见。

4.找好经济与可持续性建设的平衡点。在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环保,采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确保连廊的可持续性发展,鼓励沿线商家与连廊建设合作,共同开发商业空间,提供服务,增加连廊经济效益。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