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缺斤少两“鬼秤” 整治须“较真”

民革泉州市委会呼吁,建立长效机制整治,严格规范商家使用电子秤等计量器具,全链条打击制售者

N海都记者 黄晓蓉 黄晓燕

“鬼秤”是指经过非法改装的电子秤,可根据需要显示虚假物重,通过密码操作又能恢复正常,令工商执法人员难以取证检查。

民革泉州市委会委员们在黑猫投诉平台以“缺斤少两”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7864条相关投诉,在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上以“计量”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15815条相关投诉。

“小小的一台秤维系的是商家的诚信和消费者的权益。”民革泉州市委会委员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鬼秤”进行长期、有效的综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委员呼吁:

统一配发新秤 加大违法惩治力度

关于建立长效机制整治“鬼秤”,民革泉州市委会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统一配发新秤。

严格规范商家使用电子秤等计量器具,做到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轮换。建议由市场主办者统一采购,检定合格并铅封编码予以发放,加贴集贸市场唯一性标识,以便后续识别管理。

市场主办者对到检定周期的电子秤统一申请强制检定,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集中组织统一检定,并在电子秤上粘贴检定合格证和防拆铅封。市场主办者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电子秤的回收、打乱顺序轮换发放,经营者不再固定使用某电子秤,也不允许经营者自行购买、持有自己的电子秤,防止电子秤在销售、使用、维修过程中被动手脚。

2.全链条打击制售者。

严查使用“鬼秤”的不法商家,在提高其违法成本的同时,更应该要从涉事摊贩寻求线索,顺藤摸瓜,查查“鬼秤”的制造者和销售者,揪出背后的产供销链条。

3.加大违法惩治力度。

建议对商户“缺斤少两”的不法行为,相关部门应按照上限处理。

4.建立巡查、检定机制。

在农贸市场、商超等入口处提供标准砝码供消费者取用,随时随地核验电子秤。在生鲜、水果、零食等重点区域设置便民公平秤,并在醒目位置张贴监督部门举报电话和公平秤位置指示图,鼓励和引导消费者使用公平秤和举报商户不法行为。建立定期巡查和不定期计量检查机制。加强流动摊点巡查,对流动摊贩等经营主体使用的电子计价秤进行监督检查。建立黄牌警告制度(对违法失信商户悬挂黄牌警标)和计量失信退出机制(对多次计量失准和计量失准仍强买强卖造成不良影响的商户直接清退出市场),加强对计量失信商户的管理和惩戒,倒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

5.联合执法、协同整治。

合力整治才能起到相互监督作用,避免推诿塞责,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从而提高执法效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