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向人民满意而行 让平安成色更足”系列报道之一

德化公安:构建山区县域“融警务·汇治理”新模式

德化县公安局民警进村入户走访

N海都记者 俞志村 通讯员 张徐泙 文/图

2023年上半年全省平安建设“三率”测评中,德化县“三率”首次全部进入全省前四。这份成绩的取得,是德化公安立足德化“小县大城关”实际,探索实践符合县域特点、体现山区特色“民需警务”,为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交出的“平安答卷”。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庆祝2024年中国人民警察节,充分展示过去一年德化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成果,展现公安民警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守护一方平安,德化公安推出“向人民满意而行 让平安成色更足”系列报道。今天,共同聚焦德化公安着力构建山区县域“融警务·汇治理”新模式。

警务融合 提升平安“加速度”

“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出现在杨梅乡,请各派出所分别派2名警力增援。”2023年12月25日,北片警务联勤区综合指挥室通过对讲机向片区5个派出所下达指令。各派出所迅速集结,10分钟左右先后抵达现场,1个小时后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

这是德化公安推进“两队一室”改革的缩影。立足德化实际,探索推出符合县域特点、体现山区特色的“东西南北中”——“1+5+X”区域警务联勤机制,共享警力,共同承担警情处置、应急处突等任务。2023年全县传统盗抢骗破案率97.37%,盗窃案件发案数比降19.1%,居全市第1。

在全市率先实行交警、巡特警“双警融合”模式,构建中心城区“守点、巡线、控面”大防控快速反应圈。

建设AR实景指挥作战平台,实现“警情处置、可视调度、融合通信、精准调度、应急处置”一体化指挥。抓获潜逃20年以上逃犯3人,实现全县命案积案逃犯“清零”;在全市率先打掉1个涉网裸聊敲诈恶势力犯罪集团,带破全国19个省份案件44起。

警网融合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1月2日,在浔中镇凤凰社区“党建+”邻里中心警务室里,因为宅基地问题闹了4年纠纷的陈大爷和刘大妈,对社区网格民警郑汀煌和村干部小陈连连感谢。

郑汀煌是社区网格民警,推行“警网融合”以来,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网格中心指导员。德化公安将基础警务主动融入“党建+”邻里中心、“综治+”治理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调整优化45个派出所警务网格,实行“1+2+N”网格化管理模式。选聘250名网格员、协管员、村干部兼任“警务助理”,会同619名专职网格员、1581名兼职网格员同步开展矛盾调处、服务群众等工作。

结合“五大片区”警务联勤,实行基础信息联采、安全隐患联治等工作机制,构建“全员在格”“一呼百应”“高效运转”的服务群众新模式。

群防群治

打造共治“同心圆”

“元旦期间你们放弃休息,巡逻保障我们平安!”1月3日,来到上涌镇曾坂古村落旅游的杭州游客晶晶对正在巡逻的“古镇义警队”竖起了大拇指。

古镇义警队,是一支由镇村干部、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退役军人、志愿者等优选组成的平安守护队伍。他们在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义务性地开展治安巡逻、服务群众等辅助性警务活动。

不仅有“古镇义警队”,立足辖区实际,还组建“金牌同心守护队”“外卖义警队”“山林守护者”“库区巡防员”等群防群治队伍4370人。

2023年累计开展巡逻防控32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60余起,救助群众290余次,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3名。通过发动群防群治力量,打造基层社会共治“同心圆”。2023年排查矛盾纠纷2801起,全县刑事警情比降26.28%、治安警情比降15.44%。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