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
身在基层
最懂民警需要什么
从“菜鸟”警员到警航大队教导员,肖野稳扎基层,无论是日常训练、执勤,还是办案,他很清楚现有警务装备还存在哪些不足,因此在革新改造中,服务实战和基层是基本原则,而不是整一些“花架子”。
比如,基层民警经常开车巡逻、追捕,或坐在服务窗口为群众办事,时间久了,腰椎难受。他便据此反复画草图、定方案、找材质,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保护腰椎装置,在拿下专利的同时,也为基层民警减了负。
为更好地发挥肖野的“奇思妙想”,巡特警支队成立“警用装备研究工作室”,鼓励大家立足实战搞发明创造。在肖野的带动下,队友们铆足劲头,研究孵化出一批实用的新型专利,由古宏伟带头发明的警用钩镰式约束装备,就是其中之一。相比旧式叉脚器具,这种装备可多次挂钩、重复使用,配合抄网、钢叉、盾牌四人战斗组合,能快速控制违法闹事的人。
在办案中,需要拦截嫌疑车辆时,若当事人不配合,或者酒后驾驶闯关,极易引发不可预测的危险,他便设计出一款拦车神器“四面体单兵抛投阻车器”。海都记者看到,这种阻车器携带轻便,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每个点面都可以支撑。肖野说,在实战中,可以动态抛投,也可以卡点固定,可将目标车辆撑起,使之瞬间失去驱动力。目前,该发明已获得专利,并应用在许多基层所队执勤工作中。
说话间,肖野又拿出他的另一项专利,一根看似普通的“管道”,但内有乾坤。原来,这是一种全新的“破窗+驱离”装置。在突发事件中,民警在拦阻、控制目标车辆及车上人员时,传统破窗动作幅度大、安全风险大,从毒蛇攻击时喷射毒液的场景中,肖野得到启发,采用高硬度钨金材料,制成锥状体的破窗装置,可轻易戳破玻璃,同步开启催泪雾化喷射装置,让目标对象在车厢内难以逗留,既实现人、车快速控制分离,又降低安全风险。该发明获公安部“2022年公安基层技术革新比赛”优秀奖、“2022年福建省公安基层创新应用比赛”三等奖。
儿时飞翔梦
在警队“实现”了
2018年8月,受组织指派,肖野牵头组建巡特警支队无人机战队。他心中欢喜:“要重新拾起儿时的飞翔梦了。”
作为主创人员,肖野推动创新警用无人机空中警务管理工作站模式,将警用无人机深度融入各类警务工作,在空地接处警、空中宣防、打击犯罪、应急处突、救助群众等方面,发挥空中特有的重要作用。
此前,涵江县大洋乡一93岁老人在自家后山走失,家人搜寻一夜未果。肖野与队友利用热成像技术、高倍镜头,航拍制作了以失踪地为圆心、半径1公里的二维地图,采取分块筛选排除法,逐一搜索,历时5个多小时,最终在一处山坳的树杈间,找到了跌倒在地的老人。
正是这份敬业和钻研,肖野的工作得到组织上的认可,已是公安部警航高级教官的他,正将更多的经验传授给队友。前段时间,作为全国5名警航专家之一,他前往外省授课,指导当地公安机关如何更好地将无人机应用于实战。
夏有烈阳,冬有寒霜,从晨光熹微到戴月披星,警营“发明家”肖野,正当其时,于平凡时光中书功勋彪炳,在漫长岁月里不负如磐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