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薛有雄 滕端钦) 2月1日,随着装载着福州港江阴港区8号泊位设备的轮船顺利靠泊卸船,标志着融港码头建设进入关键的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据悉,该码头是福州港首个零排放、全电动码头,将促进江阴港区码头综合作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助力“海上福州”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州港江阴港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港区之一和省内最大单体连片经营集装箱港区。其中,8号泊位、9号泊位工程由福建融港码头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当天,在8号泊位作业现场,轮船停靠稳妥后,吊卸随船件、割除海绑件、铺设轨道等卸船工作便热火朝天地展开。
据悉,江阴港区8号泊位长323米、宽度52米,按照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设,码头水工结构按靠泊1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设计,码头平台采用大型重力式沉箱结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45万TEU。今年1月2日,泊位码头工程通过交工验收,预计今年上半年投产运营。
在8号泊位陆域部分,只见以红色、蓝色和黄色为主色调的集装箱电轮吊车、叉车、拖车等设备卸船上岸后,整齐有序地摆放着。“所有的设备都是电动设备,既节能又环保,实现绿色港口发展,将来这些设备还要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化发展。”福建融港码头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风介绍,通过“以电代油”的能源模式,融港码头具有控制排放、减少噪音、提高能效等优点,助力江阴港区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绿色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