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雅璇
实习生 王琳 文/图
“电动车不能进小区,就得步行送,容易超时被投诉。”近日,有外卖员告诉海都记者,部分小区禁止外卖车辆进入,给他们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记者走访发现,福州小区对外卖车辆有“禁入”规定的不在少数。物业表示,“禁入”是为维护小区秩序和安全。那么,禁止外卖车辆进小区合理吗?除了一禁了之,还有没有解决之道?
走访:福州多个小区有“禁入”规定
前日中午,记者来到鼓楼区龙峰雅居园小区,门口停放着各外卖平台送货车辆。小区大门处张贴的告示显示:外卖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本小区。一位骑手边看订单信息边小跑着进入小区,他告诉记者:“还好小区不大,不至于耽误太长时间。”
保安王师傅说,他看到提着物品较多的骑手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如果业主看到会被投诉,“夜班保安比较严格,不允许外卖电动车进小区,(保安和骑手)经常发生争吵”。记者观察到,附近的省直屏东城小区则对外卖车辆没有限制。
台江的福德都会小区门口醒目处,立着“外卖车辆禁止入内,硬闯后果自负”的告示牌;世茂俪园小区同样禁止外卖车辆进入。不过以上小区业主的电动车均可以驶入。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晋安区的龙湖盛天·香缇郡、东南花园等小区,由于实行“人车分流”,业主的电动车也只能通过地下车库进入,因此外卖员只能步行进入小区进行配送。
在安淡巷的某外卖平台集散中心,记者也采访了骑手,“禁入”规则让他们感到很无奈。骑手小亮(化名)说:“不让外卖车进就得步行,有的小区面积大、有时需要等高层电梯,就容易超时被投诉。”另一位骑手补充道,如果有顾客一次性点的东西太多太重,比如桶装水,走起来很费劲;电动车停在小区门外,还存在丢失物品的风险。
物业:“禁入”是为维护小区秩序和安全
为何不让外卖车辆进入?龙峰雅居园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禁止外卖车辆进入小区是业主的一致意见。“小区比较小,道路比较窄,外卖车辆为了赶时间经常‘横冲直撞’,会吓到业主。”
其他禁止外卖车辆进入的小区物业,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外卖车辆往往行驶速度过快,可能会对小区内的老人和儿童造成安全隐患;此外,一些外卖员存在随意停放电动车、阻挡道路等问题。
对于禁止外卖骑手进小区,业主们也表达了不同看法。
家中有老人、小孩的业主,出于维护小区秩序和安全的目的通常支持“禁入”,而经常点外卖的年轻人,则普遍认为应该给予外卖员方便。
律师:未经业主大会表决
物业不可擅自规定
对此,记者采访了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闽天律师事务所沈展昌律师。
沈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四条关于“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规定,物业公司的管理权限来自全体业主或业主委员会的授权。如果业主或业委会没有禁止或拒绝外卖员骑车进入小区,外卖员在遵守相应秩序的情况下,是可以进入小区的。何况,外卖员如果是出于配送物资的需要而骑车进入小区,本身也是为了满足部分业主的需要,是业主权利的延伸。因此,若未经业主大会的表决,物业公司擅自规定拒绝外卖员进入是违法的。
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条关于“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的规定,围墙内的小区道路是内部道路,属于业主共有。既然是业主共有,那么业主就能决定小区道路的开放程度,即外来车辆是不是可以驶入小区。综上所述,物业是否有权禁止外卖车辆进入小区,需要综合考虑业主的意愿、管理规约、业主大会或业委会的决定以及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他山之石
如何平衡便利与安全
在安徽省宿州市一小区,物业公司专门购置自行车放置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提供给外卖员、快递员“换乘”。
山东省邹城市总工会协助相关平台,统一为外卖配送员办理“一人一证”,发出了首批进出小区工作证1000张。对于需要身份登记的小区,外卖员持证可免登记进入,切实提升了通行效率。
天津滨海新区上线自主研发的“骑码进门”APP,能从身份认证、测速提醒、轨迹监控、违规停放等方面规范骑手行为。骑手在小区内的骑行速度必须控制在每小时15公里以内,并按照规划路线骑行。若瞬时超速,骑手将收到APP的提醒,持续超速、不按规定路线骑行、逃避监控等行为会被停权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