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中公教育欠的课时费,为何迟迟不退?

福州一市民称,双方协商退课退费,可收到第一笔退款后就再无回音;机构工作人员表示,会根据资金情况帮林女士催促;律师认为,未按协议退款或构成违约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14日,福州市民林女士通过智慧海都反映,2022年10月,她在中公教育(全称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报名了专升本课程,缴费5180元。因无法兼顾工作与学业,林女士与中公教育协商退课退费,双方也签订了退款协议,可退款却迟迟未到账。记者联系中公退费组,工作人员称,会根据资金情况帮林女士催促。律师认为,未按协议退款或构成违约。

消费者:拖欠2000多元课时费,多次催促无果

林女士说,她是2022年10月报考的专升本教育课程,共计5180元。2023年年初,因无法兼顾工作与学业,她就想要申请退款。经协商,中公教育北京总部方面答应退掉未上的课程,退款约3000元,分5期支付,双方也签订了退款协议。

去年7月,林女士收到了第一笔退款,金额为1000元,可之后就再没收到过款项。此后,她多次催促均无果。

在林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中,记者看到,退费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资金紧张,只能按照总部给的资金情况给学员陆续打款。总部正在融资,积极给学员处理退费,肯定会退。此外,近期如有上课需要,也建议林女士将退费的钱转到新课上去。

14日下午,记者联系了中公退费组乐乐老师。她表示,会根据资金情况帮林女士催促。至于为何这么久了还未退还,乐乐老师并未回复。

律师:

退款协议实质上是对原合同的变更

那么,北京中公教育该担何责,林女士又该如何维权?北京德恒(福州)律师事务所林倩律师表示,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或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退款权利。如果消费者因特定原因无法继续使用已购买的服务,并且在购买时未被告知无法退款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根据林女士的情况,她因无法兼顾工作和学业选择退款,这在合理范围内。公司承诺分期退款但未完全履行,可能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此外,林女士和中公教育之间的退款协议,实质上是双方对原服务合同的变更。中公教育未能按照新的协议条件完成退款,或违反《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林倩律师建议,林女士可以继续通过12345平台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帮助协调解决。林女士也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向法院提交民事诉讼,要求中公教育退款并赔偿因退款迟延造成的损失。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