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现金支付大多“无碍” 部分景点仍存“困境”

五一假期临近,记者走访福州多个景点,探访现金支付是否便利

N海都记者

梁展豪

实习生

吴诗榕 文/图

近日,福建省印发了《福建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旨在多措并举打通支付服务堵点,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不同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记者走访了福州多个景点,深入探访了现金在这些场所的使用情况。记者发现,虽然多数场所均支持现金支付,而且找零便捷,但在个别付费游玩区域,仍存在现金支付困境的状况。

多数场景 现金消费 “一路绿灯”

23日上午,一辆满载游客的大巴停在三坊七巷景区入口处,景区内聚集了一群老年游客。在游览景区之余,他们还光顾了附近的南街老铺捞化和景区内一家特产商铺。

记者分别在两家商铺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老年游客使用现金支付的情况仍存在,店铺显眼处挂着“欢迎使用现金支付”标识。“使用现金支付的游客中,老年人偏多。”店员告诉记者。

走进三坊七巷,特色美食、老字号特产、文创产品等商铺,都能见到老年游客的身影。记者询问沿街十多家商铺,百元现钞能否找零时,均得到肯定答复。记者随机在几家特产商铺购买产品,现金均能顺畅使用,还有商铺老板表示“连一角钱都有准备”。

除了大门店,小档口也均支持现金支付。记者在达明美食街内的岭南牛杂档口点了一份22元的牛杂粉,询问店家是否可以现金支付时,店家爽快答应。随后,打开收银柜找钱,记者看到收银柜中各类面额的纸币、硬币都有。

体验铛铛车、购买特产、品尝美食、体验簪花汉服……在南后街,用现金消费“一路绿灯”。不少沿街摊贩和移动摊位也都支持现金支付。一处正在售卖“面人”的小摊,记者询问是否方便找零时,摊主表示:“当然可以啦,我们还特意换了零钱呢。”

记者走访烟台山、西湖公园等景点,均能使用现金买票和消费。

使用方便 老年游客为现金支付“点赞”

多位老年游客也表示,在许多文旅场所,现金支付的便捷性显著提升。

“我们刚用现金在这买了油纸伞呢。”几位来自东北的阿姨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刚买的油纸伞。冯阿姨告诉记者,她和姐妹们来福建旅游时,大部分时间都选择使用现金支付,当记者问到现金支付是否方便时,几位阿姨异口同声地回答:“方便!”

一位约60岁的郑姓爷爷也分享了他的旅游体验。他告诉记者,他们一家老小自驾来福建旅游时,他仍然坚持使用现金支付。“我们老年人对手机支付不太熟悉,还是喜欢用现金支付。”郑爷爷笑着说。回忆起以前曾遇到过一些只接受扫码支付的店家,他常常感到困扰。但现在,他发现出门旅游时使用现金变得非常顺畅。

郑爷爷感受到的变化,与支付服务的不断优化密不可分。记者在热门景点东街口附近的一家银行了解到,该行推出“零钱包”金融服务,既可以使用“大票换小票”,也可以通过银行卡或手机银行直接兑换现金,零钱包内的面额可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配。

记者也亲身体验了这份“便民服务”,兑换了一份价值300元的零钱包,内有20元、10元、5元、1元等面值不同的纸币硬币。

个别场所 现金支付仍存“困境”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老年游客在个别场所使用现金支付时仍面临一些“困境”。

上下杭历史街区内的游船项目,仅支持小程序购票,没有提供现金支付窗口。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游船项目确实只能通过小程序进行购票,如果遇到老年游客不会操作,他们会主动提供帮助。

在三坊七巷内的严复故居,也仅支持扫码购票,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不支持现金购票。随后,记者前往水榭戏台和小黄楼景点,这两处景点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可以接受现金支付,但不能找零,游客需要自备零钱。

此外,记者发现,即使商户支持现金支付,也会存在“库存不足”的情况。记者在一家特色摊贩处选购了一个挂件,店员表示接受现金支付,但当找齐款项时,记者注意到零钱盒里仅剩下2张20元纸币和少量硬币。

遇拒收现金可投诉举报

4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福建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到,要坚持现金兜底定位,优化现金兑取服务和使用环境,保障人民币现金“零钱包”供应和使用,不断提升外币兑换、数字人民币服务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拒收人民币现金是指任何单位和个人非因法定理由,不接受以人民币现金作为支付方式或对公众使用人民币现金支付采取歧视、排斥性措施的行为。若市民发现拒收现金的情况,可拨打12363进行投诉反映。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