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起送有门槛 点外卖还须“凑单”?

专家认为,商家和平台不可一味追求销量,设置不合理门槛,诱导消费者多点商品,造成浪费

N海都记者

林雅璇

实习生

王琳 陈诗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继续抓好外卖商家营销规范 防止餐饮浪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网络餐饮平台合理设置餐品起送价格,优化满减凑单机制,不将主食纳入满减优惠展示范围。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福州部分商家仍需要凑单才可起送,主食参与满减优惠展示现象普遍存在。

各品类店铺,基本设有起送门槛

昨日,记者使用外卖平台查看福州本土奶茶店唐沫茶兮(西洪路店),发现起送价需20元,而店内产品在10元至19元间,记者选择17元一杯奶茶,加上1元包装费,仍然需要2元起送。店内也无其他低价产品凑单,如果要起送则必须再点上一杯。

记者查看平台的“必点榜”,福州共有53家,包含了12个品类,发现除一家甜品店,其余店铺均有起送金额。在另一外卖平台,“放心点”榜单上各品类店铺基本设有起送门槛。

同时,部分商家也会对一些产品设置单点不送。如在一平台上,川二喜·江湖菜(蒙古营店)对于主食类、素菜类的菜品,设置了单点不送;而古茗(鼓楼树兜店)针对部分饮品和小料,也同样设置了单点不送。

起送价的存在,导致部分消费者不能按需点餐。部分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多少都有过点外卖凑单的经历,尤其是对一些胃口较小的女性消费者来说,就更容易遇到“为了凑单多点一些”的麻烦。福州市民王先生认为,外卖商家已经收了配送费,却还要设置起送价,不合理。

为“满减”不断加单,凑单被推荐主食

记者点进一外卖平台上的王庄阿咪大排档(省体店),发现页面下方有明显的满减信息,“满49减5、满98减10、满128减15……”在点了78元的招牌泡椒田鸡王后,页面提示“已减5元,再买19元再减5元”,因此记者又点了一份29元的清炒花菜,凑满后依然提示再点18元再减5元。而点击选择凑单,被推荐了3元米饭。

记者点进绿茶餐厅(福州东百店),在凑单推荐里同样标着大米饭、窝窝头、红糖馒头等主食。其他店铺也基本存在可用主食参与满减的情况。

《通知》鼓励平台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商家开发、提供、推广小份餐品;引导商家合理确定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品,如实展示餐品信息,发布适量点餐提示。但记者发现,外卖平台上小份餐品较为罕见,且几乎没有商家在页面显著位置发布适量点餐提醒。

起送价如何设置,依据是什么

起送价到底是谁设置的?设置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外卖平台客服告诉记者,起送价由商家决定,上传到平台时,如果没有超过平台上限,一般都会通过,超出常规派送距离的订单,商家可以自行调整起送价格。而起送价主要会因为不同配送时段、不同配送区域,售卖商品类型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化。

随后,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一店家。店家表示,起送价主要是依据配送距离远近设置的,此外商家运营成本及平台抽成等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记者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商家建立了免起送价的外卖模式,通过成本核算调整配送费,从而取消起送门槛。

设置“单点不送”等,涉嫌诱导超量点餐

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北京德恒(福州)律师事务所林倩律师表示,《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餐饮服务经营者通过餐饮外卖平台提供服务的,应当在平台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分量、规格或者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外卖商家起送价过高、设置“单点不送”等涉嫌诱导超量点餐,消费者若发现餐饮外卖平台或外卖商家存在浪费食品的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监督举报。

福州市消委会秘书长吴波提醒,建议消费者按需购买、理性消费,不要为凑单造成食品浪费。同时,平台和商家也应该优化配送方案,方便消费者选择,共同做好防止食品浪费的工作,切不可一味追求销量,设置不合理的门槛,诱导消费者多点商品,造成浪费。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