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周婉怡
实习生
王晨 文/图
8月20日,由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主办,同在蓝天下“春蕾计划——梦想未来”、“福爱妈妈·和你在一起”公益主题活动在福州市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行。爱心企业和单位代表、“福爱妈妈”代表、2024年“春蕾计划”受助女大学生及留守困境儿童代表近300人参加活动。
“福爱妈妈”和孩子们会擦出什么火花呢?“春蕾计划”帮助了多少孩子?
“福爱妈妈”中,有多位“台湾妈妈”
“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省妇联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也是省妇联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民生实事”之一。上半年,省妇联迅速启动“爱心妈妈 点亮未来”三年行动,升级打造“福”字号、“妇”字号工作品牌“福爱妈妈”。
来自台湾新北市的杨荫宽,现居住在漳州市诏安县,今年4月,她成为诏安县“福爱妈妈”中的一员。
在杨荫宽12岁的时候,她跟着爷爷去台湾生活,其余的家人都在大陆。当时的她很想家,为了不让爷爷担心,从来不敢把悲伤写在脸上。但她的孤独还是被老师发现了,那位老师不仅教她知识,还像妈妈一样关心她的生活。她时常想,如果没有老师的关爱,今天的她会变成怎样的一个人。4年前,杨荫宽回到大陆后,想做一些有益于两岸交流融合的事情,帮助有意愿来大陆的台胞了解大陆,特别是了解大陆的儿童群体。
与杨荫宽结对的是诏安10岁的小男孩小渝(化名)。小渝的父亲走得早,母亲又外出务工。杨荫宽告诉记者,第一次到小渝家时,小渝穿着开了叉的拖鞋,家里除了一台电风扇,铁皮房燥热得让人静不下3秒。她有意拉过孩子的手,孩子却排斥地躲到妈妈身后,即使用糖果和牛奶,小渝也不和她说句话。初次见面的挫败感,让她反思良久。
杨荫宽与小渝的第二次见面是“六一”的集体活动上,活动前,诏安县妇联已经收集了孩子们的微心愿。杨荫宽清楚地记得小渝用不太工整的字写道,“我想和妈妈一起去看个电影,然后再配一桶爆米花。”那天,杨荫宽给小渝换上新买的拖鞋,然后一起看了电影《潜艇总动员·寻龙》,香甜的爆米花和励志的动画片,把杨荫宽与小渝的心拉得越来越近了。
最近的一次见面,杨荫宽亲手给他制作了一杯台湾风味奶茶。小渝好奇地问,台湾奶茶和大陆奶茶有什么不一样?杨荫宽告诉小渝,这杯奶茶里有诏安的八仙茶,有台湾的制作手法,是一杯融合两岸情谊的奶茶。小渝似懂非懂地看着杨荫宽,开心地笑了。“接下来,我想在周末的时候教小渝写字,因为字如人,人如字。”杨荫宽说。
“现在不仅我加入了‘福爱妈妈’队伍,还把来自台湾的郭姐、娟子也拉进队伍。”杨荫宽说,也许长大后孩子们会忘记她们是谁,但她相信,这种被爱的幸福会陪伴孩子们很久。
目前,全省已有“福爱妈妈”7.5万名,结对儿童3.87万人,结对关爱率100%。
“春蕾女生”传递爱心,帮助更多女童
据介绍,春蕾计划——梦想未来公益项目是由全国妇联倡导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是通过社会捐赠及公众筹款的方式募集资金,专门服务女童的一项公益项目。
来自莆田市的杨紫霞是受助的“春蕾女生”。她家是村里的低保户,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家中的重担落在母亲身上。多年来,杨紫霞曾多次获得学校和慈善机构的资助,凭借这些帮助完成了学业。今年,她以634分的成绩被山东大学录取,但同时也面临着路费、学杂费等一系列经济负担。2024年7月,“春蕾计划”通过学生档案发现了杨紫霞并提供资助。
曾受人助,今后也愿助人。2020年宁德市“春蕾女生”陈仪在接受资助后,在保证学业的情况下,课余时间多次参与反诈宣传志愿服务、助残活动、探访孤寡老人等志愿活动。陈仪说,希望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去帮助更多的孩子,“我相信,每一颗春蕾都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实现。”
自项目实施以来,我省“春蕾计划”累计募集助学资金1.6亿元,资助困难家庭女生13万多人次,逐步形成了关爱女童教育、安全、健康全方位的资助体系,逐步建立起“助学+筑梦+铸人”全链条式的帮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