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吴臻通讯员 余锦秀 秦玲)近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福建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主办的“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典籍里的海丝文化”专题展览在云南省图书馆展出。本次展览以福建省图书馆典藏的海丝文献为依托,从典籍的视角出发,全面展示福建海丝文化。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展览共分为6个单元,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的独特文化魅力。其中“云帆高张 昼夜星驰”从《后汉书·郑弘传》记载切入,以朝代为轴线,详细梳理福建海洋商业从兴起、发展、繁荣到拓展的历史进程;“牵星过洋 舟行天下”介绍了福建得天独厚的海港优势、精湛的造船术及高超的航海术;“踏波逐浪 往来不绝”呈现参与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芸芸众生,包括船员、商人、僧侣、使节、移民等。此外,“海商云集 货通天下”展示经福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远销海外、带回中国的贸易品和成熟的海外贸易管理机制;“兼容并蓄 交融互鉴”是从文化艺术、宗教思想方面展示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展现福建海丝文化多元、包容的特质;“乘风破浪 再创辉煌”则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福建高质量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本次展览共展出福建省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书影40余张,海丝文化主题高清图片近百张。”福建省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明祁氏淡生堂抄本《瀛涯胜览》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晋安陈氏刻本《金薯传习录》是中国古代珍贵的农业典籍,记载了番薯经国外引进福建,再由福建传播到全国的事件;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刻印的《崇宁万寿大藏》更是见证了福建与东北亚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