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至5.00%之间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标志着由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向宽松周期的转向。此外,根据美联储的预测,今年年底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4.4%,即4.25%至4.5%的目标区间,到2025年将降至3.4%,到2026年预计将降至2.9%。
美联储当天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8日在会议结束后发表声明说,该委员会对通货膨胀率可持续地朝着2%目标前进有了“更大信心”,并认为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大目标的风险大致处于平衡状态。
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50个基点的降息是一个“强有力的行动”,同时表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并不认为降息行动慢了,而是认为这是及时的举措。
鲍威尔指出,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已从7%左右的高点降至8月份的2.2%,这表明通胀已“显著缓解”。美联储当天发布的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显示,美联储官员对今年年底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的中位数预测值降至2.3%,低于6月的2.6%。
分析认为,历史上,除非遇到重大经济危机,美联储在开启新降息周期时,很少大幅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本次以高出机构预期的力度降息,或为实现经济“软着陆”,对冲经济活动“失速”的风险。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首先影响中国央行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通过降低逆回购利率、存量房贷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手段来提振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人民币近期已出现一轮升值,央行维持汇率稳定的压力大大减轻,这也为央行采取更多货币政策工具奠定基础。人民币进入升值区间,将吸引外资回流人民币资产,这对当前走势疲弱的A股市场是一个利好消息,有利于推动A股市场出现轻微反弹。
“对于我国来说,在货币政策上坚持以我为主,优先支持国内经济发展是多年来坚持的总基调。”他表示。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北京日报、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