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60版:国庆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他“兼职寻人”,点亮137条回家路

第一次寻人成功,阿木高兴得一夜难眠

阿木那爽朗的笑容,让人仿佛能看见暖暖的阳光

N海都记者 杨江参

接单、取货、送货,周而复始……作为一名外卖员,洪成木的工作简单而忙碌,总是奔波在路上,平凡不已。不同的是,在奔忙的路途中,他还要“兼职寻人”,发现走失人员,帮助他们回了家。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坚持,让平凡的他成就了不平凡。坚持5年,他点亮了137名“走失者”的回家路。

38岁的洪成木是福建南安人,个头不高,人瘦瘦黑黑的,外号“阿木”。最显著的是,他那爽朗的笑容,让人仿佛能看见暖暖的阳光。

“我直到现在拼音都不懂。”阿木说,因为不会读书,他只读到初中,毕业出来当了一两年学徒后,就开始了繁忙的打工生涯。从2007年起,他先从汽配店员做起,之后当过烤鱼店送餐员、快递公司快递员,还短暂干过报纸投递员、车行保安和对讲机组装员。直到2018年,他进入送餐行业,成为一名“外卖小哥”,并坚持至今。

同事黄艺亭说,阿木的业绩很好,客人和商家满意度都很高。最关键的是,他为人心善、仗义,很喜欢做好事,“在没有开始帮助走失者以前,路遇流浪汉时,他会主动掏腰包给他们买吃的”。近年来,公司要给阿木加薪水,但都被拒绝了,阿木说自己“不务正业”去寻人,觉得自己“不称职”。

“我是海都老读者,2009年以前就订了海峡都市报。”阿木说,他很早就养成看新闻的习惯,看报之余也会在手机上看新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网上有个寻人栏目,还可搜索到泉州。无意间,他开始留意起里面的走失人员。

2019年1月6日,泉州丰泽有个患精神障碍的男子走失,家人在网上发布寻人消息。1月10日晚10点半,阿木送餐经过一个红绿灯路口时,发现坡下的一个男子有点面熟,停车与男子交流几句,确认他就是走失者。因为手上还有餐要急送,他选择了报警,隔天一早核实得知,当晚民警已将人送回家。

第一次的成功,令阿木高兴得一夜未眠。这次偶然的经历,让他明白“偶然的举手之劳,真的能够帮助到别人”,从此变得一发不可收。从那以后,每次等餐的间隙,他会拿起手机刷寻人消息;在穿梭送餐的路上,他会对停留在路边的人多看几眼。就是这样的平凡之举,阿木帮助了137名走失者与家人团圆,这当中有老人、有中年男子、有年轻女子,甚至小孩。

“看到家属找到亲人时的痛哭,我会感到开心;但当他们开心地一起回家时,我又会感动到流泪。”这是阿木对自己寻人时内心百感交集的描述。寻人的5年里,他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寻人“成果”,都一笔一画记录在一张普通的白纸上。截至9月23日,纸上已经记录了137人,这也是137个团圆的故事。

阿木的“不务正业”,令他收获了各种荣誉,连白岩松都为他点赞。但他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希望天下再也没有走失的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