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53版:国庆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扎根社区24年 她也成了社区的一道风景

一次台风过后,周玫玫(左)与志愿者一起清理断枝

带小朋友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N海都记者 陈丹萍

2000年6月,在民营企业工作了两年的周玫玫转型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自嘲说:“我就是居委会大妈。”24年来,她一直默默守护着所在社区的居民,事无巨细,检查公共设施、清扫街道、调解邻里纠纷、帮助独居孤寡老人……她的身影成为了社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周玫玫说,2000年到泉州通政社区,一干就是21年。通政社区管辖着中山路和西街,她周末和节假日就组织社区居民带上孩子一块到西街捡垃圾,让孩子们体验生活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公共设施需要所有人共同来维护。2019年,中山路及其周边29条街巷改造,她全程参与,看着年久失修的骑楼、部分坍塌的建筑、老化凌乱的各类管线……改造后焕发出全新的面貌,她笑着说:“很荣幸能够见证泉州古城的新生,也有幸能够为古城改造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021年10月,周玫玫到东华社区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她每天奔波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当时,我们社区居民柯建国要给社区居民们捐赠2000斤的西红柿,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收到后,第一时间进行清点分装,再由社区志愿者和各楼楼栋长挨家挨户送达,避免出现人员聚集的情况。”

2023年1月,东华社区60岁的叶培玉老人的老伴过世,老人没有后代,自己独居。周玫玫一有空就带着公益团队去看她。老人常常哭,周玫玫亲切地对老人说,别怕别担心,有我们社区在,就会有人照顾您。在周玫玫和社区志愿者的照顾及关怀下,一年多后,老人才慢慢走出悲痛,回到正常生活中。周玫玫认为,作为社区基层一线的工作者,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关爱老人,是一种孝道的传承,是爱的传播。

2017年,周玫玫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她利用节假日及周末的空余时间参加“泉州微公益”、闽台缘博物馆的公益志愿活动。她清晰地记得,在闽台缘博物馆遇到一位母亲背着残疾儿童前来参观,她为他们借来轮椅,一边推着轮椅,一边为这对母子认真讲解闽台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没想到泉州人民这么好,这座城不仅有故事,人也善良美丽!”收获了赞许,她成就感满满。2021年底,周玫玫获评“鲤城区‘最美志愿者’”“闽台缘优秀志愿者”等称号;今年,她已连续三个季度被闽台缘博物馆评为“参与志愿服务时长最长优秀志愿者”。

周玫玫始终把社区民生挂在心上,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社区工作者。她是居民口中的“玫玫姐”,志愿者心中的“真天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