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新能源汽车“修车难”如何破解?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售后服务及相关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委员们从维修人才培养、加强动力电池检测等方面积极建言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陈逸之

随着国家倡导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新能源汽车发展跑出“加速度”。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472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量的7.18%;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为439.7万辆,同比增长39.41%,创历史新高。在福州地区,新能源汽车也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角”。然而,新能源汽车“买车易、修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更好地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今年省两会期间,有委员提出,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检测要求,建立更严格的行业规范,促进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市场:“每卖出三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福州新能源汽车增量趋势明显。在福州的大街上,挂着绿牌的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小米、小鹏、吉利、江铃等各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道路上穿梭,挂绿牌的公交车、出租车、小货车等也屡见不鲜。

市民张先生是新能源汽车的“头号粉丝”,去年,他刚换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张先生说,喜欢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驾驶体验感。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操控性更好,智能化程度也更高,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远程控制。其二是感觉更实惠。张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日驾车路程达60km以上,以当前95号汽油市价计算,每月油费需800多元,使用新能源汽车后费用省了不少。

12日下午,记者在小米之家(万象生活城体验店)看到,一些热门新能源汽车如SU7正在店内展示,逛街购物的市民也会前往体验。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接待很多客户,不少体验者最终成为消费者。目前,店内还支持上门试驾,提车地点位于闽侯县青口镇。

记者也从福州市交警部门获悉,以2024年9月为例,福州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6164辆,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为47.26%。也就是说,每卖出三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问题:维修人才短缺,电池维修基本要返厂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市民也对其持观望态度,修车难、修车贵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若新能源汽车长期得不到检修,可能会出现车门无法开启、动力电池自燃、电控系统失控等各种无法预料的情况。

为何修车难、修车贵?记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十分短缺,目前福州大部分传统汽修门店无法维修新能源汽车,这是因为新能源车款多样,一般维修店不会购置单独车款的零部件,且缺乏相关技术资料和维修经验,如果涉及修车,大部分车主只能考虑回原厂家做售后。

福建工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学部主任余茂生做了进一步解释。他表示,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电系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电池组的维修和更换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进行操作,一般的4S店或维修店往往并不完全具备相应的维修条件,电池需要维修或更换,基本上是返厂。此外,随着续航里程的增加,以往的低压电工证已不够用,还需要考取高压电工证。

声音:

出台过渡性规定

加强动力电池检测要求

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省两会期间,委员们也各抒己见。

省政协委员朱建辉建议,面对新能源汽修人才短缺的现状,除了各新能源品牌车企在内部加大技师“油转电”的培训力度外,技工院校应瞄准这片蓝海,开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等专业,推动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人队伍建设。此外,我省也应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维保服务网点建设,力争新能源汽车维修需求“半小时触达”。

省政协委员徐钢关注到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的安全问题,提出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的建议。他表示,为保障人员和车辆安全,降低车辆火灾隐患,在国家强制性检测标准出台之前,我省应出台过渡性规定,加强对动力电池的检测要求。

“营运电动车辆必须到专业检测机构,对动力电池进行定期强制检测,每年至少1次。”徐钢表示,二手车过户时,必须到专业检测机构强制检测1次,并加快对带检测功能充电桩的技术研究和认证,使充电桩成为动力电池检测的辅助设施。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出台鼓励政策,引导社会私家车自觉进行动力电池检测。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