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公布了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演员(剧目)入选名单,全国共有100部剧目入选,其中泉州2部剧目入选,入选数并列位居福建省第一。而自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实施以来,泉州市入选剧目共8部,位列全省第一。
高甲戏《玉珠串》和梨园戏《朱弁》入选
记者获悉,泉州入选剧目分别是泉州安溪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石福林主演的高甲戏《玉珠串》、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曾静萍主演的梨园戏《朱弁》。
高甲戏《玉珠串》是安溪县高甲戏剧团于20世纪90年代创作演出的一部讽刺喜剧舞台作品,该剧讲述的是这样的故事:古时某朝代,皇帝为寻找公主丢失的玉珠串,发布悬赏公告,拾得玉珠串的人,可得巨金,或做官,或升迁,或做驸马。因此,剧情发展经过“失珠、寻珠、得珠、追珠、弃珠、献珠、送珠、辨珠”一系列尔虞我诈、丑态百出的事件,最终寻得珠串。这部戏充分吸收和运用了高甲戏丑行的表演特点,根据剧情需要,剧中设计了多种丑角角色,将高甲戏的喜剧性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
梨园戏《朱弁》则是一部反映南宋时期历史事件的戏剧,主要讲述的是这样的故事:新科状元朱弁,力主抗金,奉旨出战金国,不幸被俘,禁于冷山。金兀术之女雪花公主见之爱慕,求婚遭拒,结为兄妹。朱弁妻王氏,在家侍奉婆婆颜氏至孝,于战乱中弃子扶姑。朱弁被困金国十六年,兀术感其忠诚,放他回国,公主长亭送别。
“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
连续4次入选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文华表演奖、“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是全省唯一一位连续4次入选该项目录制演员(剧目)名单的演员。1988年,她凭借新编梨园戏《节妇吟》,荣获“梅花奖”,当时她年仅25岁。44岁那年,曾静萍又以《董生与李氏》摘得第二朵“梅花”,这部作品也成为她流传最广的代表作。曾静萍主工梨园戏旦角,她的表演韵味醇厚。
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是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实施的保护传统戏曲的工程,2020年以来已实施4批,旨在挖掘保护地方戏曲文化,入选剧目要求为抢救复排或整理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和1949年后新创作的优秀保留剧目(不含京剧)。此次入选后,福建省入选数达到22部,仅次于江苏、浙江,凸显了福建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版图的高地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