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诗榕 林涓/文 蔡凯/图
随着公交电动化的推进,电动公交车已成为福州市民绿色出行的重要选择。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之际,为保障春节期间公交正常运行,公交车“充电侠”仍坚守岗位,日行三万步,为百辆次公交车保驾护航。
日行三万步
左手持“枪”为公交车充电
“基本上每天的微信步数排行榜都是‘遥遥领先’,一天大概要走3万步,给200多辆车充电。”陈宋是福州交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公交车充电工,福州市金山浦上公交枢纽站就是这位“充电侠”的主战场。
给公交车充电,看似简单的活儿实际上并不轻松。陈宋告诉记者,充电并不仅仅是充电,要先将公交车驾驶至充电桩口,停稳后,从充电桩处拔出充电机枪,随后将机枪插入车辆充电接口,启动充电程序。完成一辆车的充电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辆车,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一辆车大概一个多小时可以充完电,充完后,还要将充电机枪拔出,并将公交车移出充电位置。每天这样的机械循环动作都要进行200多次,在这个场地里移车、走路,一刻也停不下来。”据了解,为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充电工每天在站内来回奔波3万多步,巡查30多轮,一年下来,脚上的绝缘鞋要穿坏3双。
记者拎了拎充电机枪,双手拿起都有些吃力,而陈宋习惯性左手“持枪”,他单凭一只左手轻松拿起“枪”,身子一摆,“枪”带着“充电线”就为公交车“加上了油”。记者注意到,他的左手在虎口、五指关节处,形成一层厚厚的茧。“不算辛苦,已经习惯了。”说着,他又迈步走向了下一辆需要“加油”的公交车。
提前一天和家人吃“团圆饭”
陈宋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基层党员。他告诉记者,每年的年夜饭在他家都有一个特别的“提前”习俗。由于充电站实行轮班制,24小时都需要有人不间断地值守,春节期间也不例外,因此每年除夕前一天,陈宋的家人便会提前准备好年夜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提前年夜饭”,而除夕当天的团圆饭,陈宋常常缺席。“我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在家里过除夕了。但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们要确保充电站的正常运转,公交车的正常行驶,我们‘充电侠’必须坚守岗位,只是感觉对于家人有些亏欠。”
当记者问及今年除夕的年夜饭将如何安排时,陈宋脸上露出标志性的憨厚笑容,“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安排,简单吃个泡面就好。不过,我会给自己加个蛋,算是给自己的一点小奖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