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诗榕/文 马俊杰/图
2月26日,是正月廿九。福州人这天在见面时常会问上一句“你今年有‘九’吗”,这是因为福州人有拗九节“过九”的习俗。随着冷空气活动的减少,未来三天,我国大部地区持续升温,气温将连创新高。那么,拗九节福州有什么习俗?“掼九”又是什么意思?今天的《谈天说地》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升温大潮来袭 福州气温或破30℃
随着雨雪和冷空气活动减少,未来三天,我国大部地区持续升温,气温将连创今年以来新高。南方升温过程将延续至本周末,气温高点多出现在3月1日至2日,江淮、江南、华南等地最高气温将普遍超过25℃。不过,3月1日至3日,又会有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将大起大落。
伴随着冷空气势力减弱,接下来福州将进入升温通道。27日起,气温开始升高,28日起明显升高,福州市区的最高气温升至26℃左右,寒意消除。预计3月2日至3日将达到本轮升温的高点,最高气温有望突破30℃,暖意十足。虽然气温回升明显,但春季天气变化较快,后期仍可能有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波动。
祈求平安“过九” 孝心满满“掼九”
那么,拗九节福州有什么习俗呢?民俗专家方杰介绍,在福州,凡岁数带有“九”(明九或暗九)的人,在拗九节这一天有“过九”的习俗。传统上,这些人要吃太平面,以祈求平安。款待客人时,主人多用贺年时制作的糟肉、卤蛋、酱蹄等美食佐粥,以示敬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习俗也在悄然变化。方杰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流程。例如,岁数带“九”的人可以在拗九节前一两天,请平辈亲友送来太平面或拗九粥,既保留了传统习俗的寓意,又适应了现代生活的节奏。
“拗九节也是已嫁女子表达孝心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她们会提着拗九粥回家探望父母与尊长者,这一习俗被称为‘掼九’。”方杰表示,传统上,拗九粥盛放在较大的海碗或小钵中,粥面上用花生或红枣等摆成“福”字或“寿”字图案,寓意祝福长寿安康。此外,粥还会佐以猪脚等美食,一同送给父母、亲戚及家人,表达孝心,因此拗九粥也被称为“孝顺粥”或“孝子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