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越剧电影《红楼梦》将启动拍摄,王君安饰演贾宝玉,而芳华与《红楼梦》还有一段故事

两代“红楼”续新梦,芳华将重绽

尹桂芳细细为王君安整理妆造(资料图)

王君安饰演的贾宝玉

尹桂芳饰演的贾宝玉

尹桂芳出演《红楼梦》

N海都记者 吴雪薇 实习生 王涵 张嘉鑫

今年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福建芳华越剧院创始人尹桂芳逝世25周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尹派”艺术的创始人,尹桂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表演功底,为中国戏曲艺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曾在上世纪多次演出《红楼梦》,她扮演的贾宝玉,以细腻的表演和深情的唱腔,赋予了这一角色深刻的人性光辉,成为越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芳华越剧院将于3月29日启动越剧电影《红楼梦》拍摄项目,由“尹派”艺术第五代优秀传承人王君安担纲,并在启幕宣推活动上,上演《红楼梦2025版》启幕特别版,让经典永流传。

“正是丰神称独绝,于无泪处断人肠”

时间回到66年前。1959年1月,当尹桂芳率芳华全体演职员63人,登上从上海开往福州的列车时,不知从哪儿“闻讯”赶来的数以万计的上海观众,不顾天黑、冒着严寒,与芳华的演员们依依惜别。从此尹派艺术扎根福建,在这片远离江浙越剧氛围的土地上散叶开枝。当尹桂芳在欢送的锣鼓声中登上列车时,观众们哭喊着她的名字说:“你们要年年回来演出啊!”那个在舞台上身着绛纱袍的“痴公子”贾宝玉,是无数戏迷心中的不舍情缘。

早在20世纪40年代,尹桂芳就演过《红楼梦》。1945年的春末夏初,她与竺水招合作,在上海龙门大剧院进行越剧改革。当时,芳华越剧团正处草创时期,每半个月就要换一个新戏。剧目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泛,《红楼梦》自然也成为编演越剧的热门题材。

从最初的尝试,到20世纪50年代排演《宝玉与黛玉》的成功,再到1962年带着徐进改编的芳华版《红楼梦》回到上海,她扮演的贾宝玉成为一代经典:淳朴自然,毫不做作,既潇洒多情、善良温存,也有着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集稚气、秀气、才气、憨气于一身,被戏迷们称赞为“痴公子”“活宝玉”。昆剧大师俞振飞曾为她的“宝玉哭灵”赋诗:“正是丰神称独绝,于无泪处断人肠”,并在注脚里写道:“桂芳同志所演《宝玉哭灵》,不用花腔,而人物感情曲曲传出,熨帖精当,其悱恻动人之意,深蕴饱含于平淡中,足见真实功夫,近世所绝少也。”

然而,这样一位倾注毕生心血塑造贾宝玉形象的艺术家,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留下舞台影像。观众只能凭借记忆与录音,回味她舞台上的风采。这也成为尹派弟子一个无法释怀的缺憾。

两代“活宝玉”,一段新传承

1986年,由尹桂芳担任艺术指导,徐进、黄祖模和连波三位主创再度重聚,为当时的芳华青年演员重排《红楼梦》。王君安挑梁饰演贾宝玉,这是年仅16岁的她所排演的第一场大戏。那一场在上海的首演,赢得了全场戏迷长达23分钟的掌声,演员们谢幕30余次。“没想到上海的观众这么疯狂。”王君安后来每每回忆,仍感心潮澎湃。这场演出奠定了王君安“尹派传人”的地位,也让尹桂芳看到了“芳华”薪火相传的希望。为了给弟子捧场,尹桂芳坐着轮椅,每晚都到剧场看戏,陪着她向观众谢幕。“我寄厚望于新的一代,‘芳华’的未来是属于她们的。”那一年,时年已近七旬的尹桂芳在《我与芳华》中动情写道,“腾飞吧,‘芳华’,相信十年后重睹‘芳华’,将会更加光彩夺目。”

“‘君’是一个尹加一个口,‘安’是一个女的戴着小生的帽子。所以我和老师,和尹派小生的缘分都是天注定。”回忆起与恩师尹桂芳相处的点点滴滴,王君安充满感念。10岁入芳华,她就被尹桂芳视为传人,悉心培养。从一个脚步到一个眼神,当时的尹桂芳已右半身瘫痪,但仍坚持用左手比画着,给爱徒讲解;排练《红楼梦》时,更是次次到场,亲自指导。

这种“言传身教”不仅在舞台上,生活中的尹桂芳也“如师如母”,在上海经常请学生吃炸猪排,师徒之间其乐融融;一旦回到排练厅,却又立刻恢复严谨态度,对艺术毫不妥协。润物无声的梨园师徒情,让王君安不仅继承了尹派的表演技艺,也继承了对舞台的敬畏与执着。

红楼续梦,芳华之梦

“老师的一生,曾几度想拍摄越剧电影。”王君安说。1947年,为共同发起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筹款创建越剧实验剧场和越剧学校,尹桂芳放弃了拍摄电影《王孙公子》,毅然选择为戏曲事业奔走;196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筹拍《红楼梦》的邀约递到尹先生手中,她却轻轻摇头:“芳华是一家人,要拍,就一起拍。”这一句“一起”,成了她一生的遗憾,也成了包括王君安在内的代代芳华人的执念。

2023年10月,在芳华退休老干部座谈会上,面对围坐桌前的一位位老芳华人,王君安再一次提出:“我们想把尹派红楼梦搬上银幕。”这一次,不再是“想拍”,而是“要做”。这不仅是尹桂芳的梦、王君安的梦,也是芳华的梦、越剧的梦。电影立项、导演洽谈、资金筹措……芳华越剧院的人们正携手各界,走遍福州、浙江嵊州、上海等多地,向文化影视相关机构“取经”,一步步为这个梦想填上色彩。

“《红楼梦》是越剧的经典,也是尹派的经典。”计划再度挑梁“贾宝玉”的王君安希望,待2026年芳华迎来建院八十周年之际,这部尹派电影《红楼梦》,成为芳华人献给先辈的一份礼物,也让“宝玉”的风采,跨越银幕,代代流传。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