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Only You”余音未了 唐僧紫霞榕城登台

粤语版《驴得水》福州开演,罗家英重返“幸运之城”,与朱茵时隔30年舞台再携手

罗家英精神矍铄

罗家英与朱茵同台演出

N海都记者

吴雪薇/文 林歆瑞/图

“only you~能伴我取西经……”《大话西游》里那个啰里啰唆的唐僧,近日来福州了。5月14日,“唐僧”罗家英与“紫霞仙子”朱茵时隔30年再度携手舞台,在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演出粤语版荒诞喜剧《驴得水》。从1995年来福州拍戏后,回台湾斩获金马奖,79岁的罗家英视福州为“幸运之城”,每次来都要去西禅寺转转,骑单车逛老街,三十年来,他见证了福州城市的巨大变化,“很多体验性的东西,我很享受”。

79岁的唠叨“唐僧” 仍是酷帅“港仔”

光阴飞逝,《大话西游》里正值当打之年的罗家英,如今已年近八十。但与记者会面时,他戴一顶贝雷帽,花围巾、小脚裤,一身休闲白T上写“讲个笑话”,仍是一副酷帅港仔形象。“我是79!79!还没80!今年8月才80!”罗家英絮絮叨叨地纠正记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因此,当剧组询问有部要巡演40场的话剧要不要演时,罗家英只思考了两天,就答应了。自巡演4月在深圳启动以来,《驴得水》已经巡演了7城,罗家英觉得自己“状态可以”。不过有时他确实会觉得情绪不够到位,虽然台词一样,但情绪不足,呈现就会有差异。尽管台下的观众不一定能察觉,但他仍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努力保持每日好心情,争取每一场演出都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电影可以“NG” 舞台不能重来

剧中,罗家英扮演的“孙校长”是一个理想主义与战乱现实碰撞下,知识分子觉醒的复杂形象。

为演好这个角色,罗家英一点点揣摩“孙校长”的思想心情,一点点融入角色、融入表演。他也推荐观众去关注特派员出现后,学校师生因为安排被打乱而展现出“八仙过海”的荒诞应对,既展现时代下的复杂人性,也呈现演员的精彩演绎。“不要担心福建观众听不懂粤语,舞台都会有字幕,很有意思的。”罗家英笑嘻嘻地说,语言不同,感受相通,全身心投入感受演员的表演,自会与故事进程同喜同悲。

虽是从荧幕转向舞台,但对粤剧演员出身的罗家英而言,都是聚光灯下的“老地方”,很是习惯。但是从排练到演出,台词的表现是一个难点。你一句我一句的话剧台词,连起来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想要通过语言的艺术去表达人物心情,每一处微调都很重要。除了调动自己多年演戏的经验,罗家英也认真地听导演调遣,细细与大家磨合,丝毫不耍“大牌”:“电影可以‘NG’,一遍遍重来,舞台剧每一回可都得一次过。”

“不服老”挑战20城巡演

再来福州感受“幸运”

“拍《大话西游》的时候,我和朱茵见过面,但没有对手戏。”罗家英至今依旧觉得小他25岁的朱茵“很当红,年轻又漂亮”。朱茵是香港艺术学院“科班出身”,演起话剧来功底扎实,比40年没演过话剧的自己更加游刃有余。但“不服老”的罗家英哪怕重新“摸着石头过河”,也要继续努力挑战舞台,希望能将20城巡演里的“孙校长”都顺顺当当演下来。“如果大家接受我,希望多来捧场。”

罗家英不是第一次到访福州,这里还是他的“幸运之城”。1995年,他来福州拍戏,之后前往台湾参加电影金马奖评选。“那时候只是提名,并不确定能否拿奖。”心神不定的罗家英便去了福州西禅寺。后来,他成功摘得第三十二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将之视为西禅寺为他带来的幸运,之后每回来福州,都会去转转。三坊七巷附近的林觉民冰心故居,也是罗家英的常到之地,那时候福州的计程车也不多,向朋友借个单车,他便骑着满城走:逛完三坊七巷,又去福建京剧院拜访老前辈。三十年来,他也见证着福州城市的巨大变化:马路更新了,绿树更多了,“很多体验性的东西,我很享受”。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