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邱一漫 文/图) 近期,泉州市城管局考评中心组织媒体走进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对值得学习的工作经验进行推广,助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水平。记者获悉,东园镇以“人争先进、事争一流”的“东园精气神”为引领,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抓实抓细。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推进常态化治理,不仅为群众打造了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更树立了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在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
织密责任网络,构建常态治理体系。形成镇主要领导牵头抓总、挂钩领导一线督导、村主干具体落实的三级责任链条,确保每项工作部署都能落地见效。同时构建“镇—村—保洁员”三级联动网格体系,全镇保洁员严格落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覆盖、无死角管理。
部门联动攻坚,破解环境治理难题。今年以来,东园镇联合企业、农业、国土、环保等多部门开展8次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整治镇中村及主干道两侧环境乱象。累计投入1300余人次,清理污水点10余处、拆除违规鸡鸭圈舍20余处、整治违规广告牌100余块,清运建筑垃圾600余方。针对东园街、阳光街等重点区域占道经营问题开展持续整治,同步加强垃圾中转站监管,通过暗访查处工业垃圾违规倾倒行为,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
夯实基础保障,提升民生服务效能。在硬件设施升级方面,东园镇自2020年底完成生活垃圾机械化转运模式改造,实现“高效收集、集约转运、集中处理”全流程闭环。每月投入30余万元专项经费保障村级环境治理,2024年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率达100%,征收金额超200万元,形成“收费促服务”的良性循环。同时推进“厕所革命”,对全镇17个行政村58座公厕实行精细化管理,以“小厕所”彰显“大民生”。
创新分类模式,探索垃圾减量路径。东园镇投入300余万元建成17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驿站,配套90万元厨余垃圾处理站、40万元大件垃圾屋,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全域覆盖。通过发放5万余册操作手册、开展180余场宣传活动,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全面提升群众参与度。
深化精细管理,巩固环境治理成果。按照“定路段、定区域、定岗位、定人员、定职责、定工资”六定原则,东园镇配齐配强村级保洁队伍,积极引入第三方保洁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治理效率,严格执行“一天一通报、一天一整改”闭环管理机制,精准施策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从单纯的环境卫生整治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东园镇以‘东园精气神’书写民生答卷,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让‘净、齐、美’成为乡村振兴最鲜明的底色。”泉州市城管局考评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