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蔡怡晴/文 受访者供图
正值夏日,“水果之王”榴莲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除了东南亚的进口榴莲,国产榴莲也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量虽少,却让很多人对“榴莲自由”有了新的期待。
近期,在海南省五指山南麓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江德标的200亩榴莲种植园迎来丰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园区体验采摘榴莲的快乐。
很多游客不知道的是,江德标其实是宁德市古田县人。一个福建人为何会成为海南首批国产榴莲规模化种植者?
在海南深山老林,寻找本地榴莲老树
“接触榴莲种植之前,我连榴莲都没吃过。”1988年出生的江德标,很早就跟老乡闯荡海南。起初,很多老乡都在海南种植芒果,但他很快便注意到,海南的芒果种植市场已稍显饱和,“有没有什么新的热带水果种植方向呢?”
2017年,江德标在网上看到一位老板招聘榴莲种植的创业伙伴,他跟这位老板干了一段时间后才知道,当时国内在榴莲种植领域的探索还较少,“国产榴莲种植到底可不可行?”
江德标回忆,当时,他有一个亲戚在马来西亚,亲戚跟他说,海南的气候跟马来西亚接近,估计可以种榴莲。有了亲戚的帮助,他更加有干劲,便开启了自己的国产榴莲种植探索道路。
果树种植,原生树苗的质量非常重要。江德标决定在海南寻找榴莲老树,“树龄越老,榴莲越好吃”。在寻访过程中,他发现,海南当地很多人并不了解榴莲树。“榴莲树从种到结果,一般要十年左右,很多人在树长到五六年的时候,就把体型高大的榴莲树当森林树木砍掉了。”江德标告诉记者,还有很多人因榴莲气味臭,不爱吃,就将榴莲喂给鸡鸭吃。
在长达大半年的寻访榴莲树的过程中,江德标在海南许多的深山老林和偏远乡村中,还真发现了不少榴莲老树,有些树龄有60年左右。“这是海南可以种榴莲的一个非常棒的见证!”江德标激动地说。
国产榴莲市场巨大,盼更多福建人参与
2019年,海南在全国率先实现榴莲种苗规模化成功试种,并出台各类优惠政策,持续做大做强榴莲产业。当年,江德标也开始在自有基地种植榴莲。
尽管已有了两年的摸索,但榴莲种植的道路仍有许多沟沟坎坎:种植工序复杂,光是将树苗种进地里就要30多道工序,那他就耐心摸索,失败一次就再来一次;喷灌系统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那他就去其他榴莲种植户园中做技术指导,天天泡在地里,用技术服务换取更多的资金……
凭着福建人“爱拼敢赢不服输”的精神,江德标屡败屡战,终于摸索出一套规模化种植榴莲的方法。目前,他已种植了200亩榴莲,品种包括金枕、猫山王、黑刺榴莲等,还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线下采摘的话,我定价是金枕榴莲一斤30多元,猫山王榴莲一斤80元左右,游客反映都不错。”江德标说,与“路上熟”的进口榴莲相比,国产榴莲“树上自然成熟后采摘”的模式,使得果肉更加软糯、甜度更高,市场潜力巨大。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国产榴莲主要种植区位于海南三亚、保亭、乐东等地。2024年,海南全省榴莲种植面积发展到近4万亩,挂果面积约4000亩,预计产量将达到250吨。今年海南国产榴莲正式丰产期预计在6月至9月,预计产量在600吨左右。
“海南的榴莲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种植面积在4万亩左右,但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市场每年约100万吨的消费量,加上海南只有部分区域可以种植榴莲,种植难度大、成本高,要想真正实现‘榴莲自由’,还需要很多努力。”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江德标希望能带动更多福建老乡一起种植榴莲,也愿意把种植经验分享,“一起为家乡、为海南带来更多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