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梁展豪
近期,一种新型的“轻兼职”模式在城市青年群体中悄然兴起:不少上班族在结束白天的工作后,换上骑行服,骑上自行车,加入外卖配送队伍,利用晚间几小时赚取额外收入或体验生活。
“00后”下班骑车送外卖 在体验中释放压力
晚上7点,福州的街头华灯初上。刚结束一天工作的“在桃”(化名)从公司走出,换上轻便的骑行服,跨上早已准备好的公路车,打开外卖平台APP,正式开启她作为兼职骑手的夜晚。
25岁的“在桃”是一名电商运营员,也是一名资深骑行爱好者。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长时间坐在工位上处理数据和对接客户,她坦言:“坐一天,身体不活动,精神也容易紧绷,需让自己‘动起来’。”
出于对运动和解压的需求,她偶然了解到有人下班后兼职送外卖,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接触社会百态,便萌生了尝试的念头。如今,“在桃”每周会抽出2~3个晚上,从19点跑到22点,专注做兼职骑手。她坚持一单一送的节奏,不追求高单量,最长一次完成5单。“我主要是骑车,顺带送餐,所以接单比较谨慎,不会太赶。”她说,送外卖挺有意思,每一单都有目标、有反馈,还挺有成就感的。
像“在桃”这样的年轻人正逐渐增多。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看到,全国各地许多骑行送外卖的年轻人都在发帖分享经历。他们不急于抢单、不追求极限时效,而是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种融合运动。
兼职骑手抢饭碗? 专送骑手看法不一
对这种“既赚钱又锻炼”的生活方式,在网络上,有支持者,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记者采访了两位在福州跑外卖的骑手。
张强(化名)在鼓楼区从事外卖配送三年,是一名专送骑手。“现在跑外卖的人确实比以前多了很多,但是近段时间平台的单量也有增加,订单都稳定在40单左右,与之前没有什么变化。”张强认为,骑自行车送外卖的年轻人以体验为主,在效率上还无法与专送的骑手形成竞争。
另一位骑手李伟(化名)则认为,“如果这类兼职者越来越多,而且开始追求更多收入,那未来可能对我们形成一定冲击。”
专家:
骑车送外卖多为体验
或给专送骑手带来压力
对于骑行送外卖的现象,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表示,目前外卖行业已经处于饱和阶段。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上班族成为兼职众包骑手,加入外卖配送队伍的现象逐渐增多。
甘满堂分析认为,选择骑自行车送外卖的年轻人,大多并非出于生计压力,而是将此作为一种生活体验或短期职业探索。他们普遍经济基础较为稳定。通过这种“低门槛、高灵活性”的兼职方式,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与人互动,拓展社会交往网络。
然而,这种现象也可能对专送骑手产生一定影响。甘满堂表示,随着兼职骑手数量的增加,尤其是在一些订单量相对固定的区域和时段,兼职骑手可能会分流部分订单,从而对专送骑手形成一定的“抢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