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吴诗榕
通讯员 林绿丰 文/图
咖啡生豆、烘焙机、电子秤……18日上午,在福州市老年大学一间教室传来浓郁的咖啡香气,二十多位“银发学员”正全神贯注地盯着讲台——这里正在进行的是“咖啡冲煮艺术班”的第二堂课,也是学员们的第一堂实操课。
这门在今年下半年刚刚推出的课程,一上线就迅速报满,成为名副其实的“秒光课程”。这门课不仅教老年人如何冲出一杯好咖啡,更从选豆、烘焙到研磨,带领银发学员们沉浸式体验咖啡的艺术。这也成为当下老年人追求品质生活、拥抱潮流文化的一个生动缩影,一场属于他们的咖啡之旅,正“醇香启程”。
实操课堂
从称豆到“一爆” 玩转咖啡烘焙
“牛奶冻硬再滴滤,浓缩奶香配咖啡更好喝。”授课的陈老师一边演示家庭版“厚奶”的制作方法,一边讲解咖啡与奶的风味融合的“诀窍”。台下,银发学员们听得格外认真,不时低头记录。
“我对咖啡没什么研究,但我父亲和爱人都喜欢喝咖啡。”陈阿姨笑着说,父亲听说老年大学开了咖啡课特别想来,但年纪大了,只能由她先来学习,回家再给父亲“开课”。
课程班主任卓少华介绍,上节课陈老师讲解了咖啡历史起源和各国豆种风味差异,而这节课则进入了手工烘焙实操环节。“烘焙就像做菜,火候时间都要记下来,下次才能复刻一样的味道。我烘焙过126种豆子,每一种都记录参数、写下评价——好喝的才能回购。”陈老师演示时强调。
陈老师演示结束,学员们四人一组,称豆、预热机器、设定温度、观察豆色变化、聆听“一爆”声响。“哇,我们组的咖啡豆是草莓味,你们快来闻”“我的是茉莉花香,烘烤之后,更香了”……各个小组热火朝天地按照课件上的步骤进行着。不一会,教室内响起“噼里啪啦”的爆裂声。碰到搅拌机器突然卡住时,阿姨们不慌不忙地拿起手机垫在底座,“给它一点倾斜角度就能转动——老师刚才说过的!”
课程走红
27个名额秒光
银发学员“抢课”热情高
“选课系统开放不到两分钟,名额全部抢光,很多老学员还打电话来问能不能‘加塞’。”这门课到底有多火?教务处负责人笑着告诉记者,9月1日早上8点开放选课,1分52秒27个名额“秒空”。据介绍,这门咖啡课是在众多老学员的强烈呼吁下开设的,现在的老年学员早已不满足于传统课程,他们渴望学习更时尚、更实用的新知识,追求更有品质的退休生活。
课堂上,学员大部分年龄集中在50至55岁之间。他们中不乏“学习专业户”,报了六门课今年67岁的林叔告诉记者,他每周只有周三休息,其余时间都在老年大学里“赶场”,“我一周有八节课,摄影从初级班一路读到研修班,今年还成功‘抢’到咖啡课,选课那天我7点58分就守在手机前狂点——比年轻人抢演唱会门票还紧张!”
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不仅体现在抢课上,更融入课堂的每个细节中。学员们认真记录着每一个制作步骤,积极动手实操,遇到机器故障时也能沉着应对,互相探讨解决方法。“希望学员们能够在课堂上真正体验和享受咖啡的魅力。”陈老师说。
教务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咖啡冲煮艺术班只开设了一个班,在试点中,未来学校还将根据学员反馈和实际需求,考虑是否扩班或增设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