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何丹莹 记者 郭浩奇 文/图
“我的双手已没有力气长时间握笔写字,也没有力气在电脑键盘上熟练地敲击。但幸运的是,我的手指还留存着在屏幕上轻轻滑动的力气,所以这本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我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一笔一画‘画’出来的。”10月20日,福建会堂内暖意融融,掌声为一位特殊的青年响起。当天,自传性散文集《雨中的炬火》在此举行新书发布会,其作者是身患杜氏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肢体二级重度残疾的福建商学院大三学生吴承谕。
活动现场,他坐着电动轮椅登台,分享着用仅剩些许气力的手,一笔一画“画”出三十万字背后的创作历程,以“爱的循环”成为现场观众及无数读者心中的精神榜样。
风雨来袭时 爱为炬火暖征途
吴承谕出生于2005年,是泉州石狮人。2008年,三岁的吴承谕被确诊为杜氏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种比“渐冻症”更严酷的罕见病,给了他一个布满荆棘的人生起点。
小学五年级,他彻底失去行走能力,与轮椅相伴;初中阶段,两次意外骨折让他长期卧床,只能依靠护理设备维持日常,却始终没有放弃求学的信念。幸运的是,成长路上总有温暖相伴:从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专门改造的轮椅坡道,到华侨中学固定在一楼的专属教室,再到福建商学院量身打造的无障碍宿舍,各级学校的贴心安排为他扫清了求学路上的障碍。
进入大学后,班级40多名同学自发组成帮扶小队,每天轮流接送他上下学、穿梭于校园各处。“有一次去诚信楼上课,轮椅在坡道前侧翻,多亏两位同学及时扶住我。”吴承谕回忆起校园里的暖心瞬间,眼中满是感激。大一高数课上,脚痛难忍需坐着授课的陈艳平老师,发现坐在前排的他因寒风冻得双手发僵,便一次次起身关门抵御寒风,即便门反复被吹开,也始终坚持到下课,这个细节也成为他书中的温暖素材。
以笔抗风雨 字字句句铸光芒
谁能想到,这位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的青年,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象棋大师。因手部无力无法继续追逐象棋梦后,初二时父亲的意外发现,为他打开了文学创作的大门。
起初,他模仿喜欢的独立游戏剧情进行创作,文字稍显稚嫩。在父亲的引导下,他开始坚持每天写200~300字的随感,即便绞尽脑汁也从未间断。100天的坚持让他的文字表达实现质的飞跃,此后更是笔耕不辍。2020年,初中阶段的他出版首部个人文学作品集《凤凰花开》;2023年,高中时期的第二部作品集《谕见美好》问世,在福建省第十七届全民读书月启动仪式上现场推荐;如今,耗时两年多打磨的《雨中的炬火》作为2025年度福建省优秀出版项目正式与读者见面,书中细腻记录了他与病魔抗争的历程,以及亲友、师长给予的温暖情谊,传递出“爱的循环”的深刻内涵。
多年的坚守与付出,让吴承谕收获了诸多沉甸甸的荣誉:第十九届叶圣陶杯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十佳小作家”、2021“福建励志先锋”、2024“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更先后加入中国散文学会与福建省作家协会。
谈及未来,吴承谕眼神坚定:“我计划带着《雨中的炬火》走进更多校园,让文字的温暖传递到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我会深耕应用心理学专业,希望未来能为更多残障群体提供心理支持。”这位轮椅上的“炬火青年”,正用文字续写着生命的奇迹,也让这束爱与希望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砥砺前行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