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词典的另一编写者林勤老师介绍说,福州方言一些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说法,有些说法经过历史环境的变化,已发生了改变,而有的则保留了古时的用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比如我们平常说的锅边,也就是鼎边糊,在词典中记录为“鐤边糊”或“鐤边抆”。鐤同鼎,在古代有烹煮器皿的意思,也指锅,因此福州话的鐤边,也叫锅边。此外,福州话中的筷子,叫“箸”,就是古代对筷子的称法,如李白在《行路难》中写“停杯投箸不能食”,意思就是放下杯子停下筷子吃不下饭。
有的词字音和字义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与本来的意义毫无关联,因此在收录过程中的追根溯源是很难的一环。从古至今,对福州方言进行记载和解释的书籍,除了《戚林八音》《闽都别记》《唐韵》《广韵》《集韵》等,也有今人所作的《福州方言词典》等书籍。在编撰这本新的词典时,编者大量参考现存的这些典籍和工具书,甚至在词典中还引用了不少《闽都别记》中的内容,作为出处参考。
除了自古沿用的字音字义,还有一些福州方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如福州话中的“硼”就是借用词,源自英文中的“paint”,意思也与英文一样,指油漆。而福州话中的“錋”,则源自英文“penny”,就是“钱”的意思。此类例子在生活中还有不少,这些都是福州话受国外文化影响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