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肩痛面瘫吞咽难 多学科会诊破困局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MDT),助力疼痛、神经、吞咽、语言、慢性疾病等各类疑难病症康复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吞咽障碍多学科联合门诊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五年了,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的肩痛总治不好!”近日,被肩痛困扰多年的林先生(化名),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下找到了病因,迎来康复转机。

自今年5月推行MDT以来,该院以“中西医碰撞、多学科对话”的创新模式,整合多学科资源为患者提供系统化诊疗方案,让复杂病例在多专业视角的交叉分析中得到更精准的把握,为众多疑难病症患者带来了康复新希望。

案例一:五年肩痛老毛病,多学科会诊揪出真病因

“医生说我是肩周炎,可针也扎了,药也吃了,左手越来越抬不起来。”林先生颈肩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发展到上肢无力、抬举困难,辗转多家医院尝试过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症状仍反复,就诊前20天左上肢无力加重,让他焦虑不已。

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难治性肩痛联合门诊”(MDT门诊),由运动医学科、针灸科、影像科、物理治疗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会诊发现,林先生的症状并非单纯肩关节问题,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和肌电图,最终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明确诊断后,MDT团队为林先生量身定制了一套综合诊疗方案:包括针对神经根受压,采用神经根阻滞治疗和颈椎牵引减轻压迫,配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炎等药物治疗;住院进行系统化的针灸、手法松解,加强颈部肌肉力量训练,提高颈椎稳定性等。

经过综合治疗,林先生左上肢无力和颈肩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出院时,他举着水杯笑着对家人说:“终于能自己倒水喝了!”

案例二:面瘫四个月后,MDT团队在“黄金期”为他抢修神经

4个月前,莆田的陈先生(化名)接受了听神经瘤切除术。术后,他的左半边脸出现面瘫的情况:左眼闭不上,嘴角歪斜,吃饭时食物会漏出来。陈先生由此产生了焦虑情绪。日前,他来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MDT)门诊。

由神经内科、针灸科、康复科、心理科专家组成的MDT团队,仔细面诊后指出,目前正是术后神经修复的“黄金期”。随后,诊疗团队给陈先生制定了集康复治疗、中医调理、心理疏导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案,包含用超短波和电刺激“激活”神经、面部肌肉训练、小针刀治疗等,心理科医生帮助他缓解焦虑情绪,增强康复信心。

综合治疗后,陈先生的情况也有了明显改善,左眼逐渐能闭合,动态下口角歪斜的情况也有所减轻。目前他仍在继续治疗中。

案例三:

鼻咽癌患者吞咽障碍

MDT门诊突破诊疗难点

李先生(化名)因鼻咽癌放化疗后深受吞咽障碍困扰,误吸、吸入性肺炎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他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

上月初,李先生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寻求康复。接诊后,医院启动多学科会诊,言语治疗部、脑病康复科、针灸部、临床营养科、肿瘤康复科等多领域的专家,共同为他评估吞咽功能,并形成一套个性化、精准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案涵盖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呼吸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不仅针对吞咽功能的提高,还兼顾身体机能的恢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三餐饮食和睡眠都有改善。

□延伸阅读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

该院多学科联合门诊诊治范围包括:吞咽障碍、难治性肩痛、顽固性颈椎病、难治性面瘫、睡眠障碍,以及难治性脑瘫、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骨科术后康复、脊柱侧弯、眩晕、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其后遗症、糖尿病多学科(三师共管)、抽动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肥胖症、女性盆腔疼痛等专科疾病,通过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实现精确诊疗。一次挂号享多学科诊疗,全程病例管理,并优先安排检查、住院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